太极拳养生手法精髓,太极拳养生基本知识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5-17 00:29:48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体育项目,其精髓在于给身心带来多方面的平衡。

1、松静自然的平衡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

太极拳历来注重身心双修,通过由松入静,以静入虚的方式,情志得到调养,可以很好地缓解工作应酬带来压抑情绪,保持内心的平衡。

太极拳养生手法精髓,太极拳养生基本知识(1)

2、拳道相合的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庸”,“内外双修”,而太极拳也讲究“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刚柔相济”,这既是太极拳的打法,也是太极拳发挥养生作用的关键。

3、张驰结合的平衡

万病起于过用,太过与不及均会生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发掘人体潜能的各种竞技运动都不是以保健为目标的,要追求极致,这在中医理论看来有违中庸的原则,是一种过度。反之,久坐少动则运动过少,使身体机能得不到充分运用。

4、动静相宜的平衡

练太极拳讲究动静相宜的平衡。一般的运动是局部运动,精神系统没有得到调节。通过太极拳运动,不论体力还是脑力都能达到体内的平衡。“平衡”是中国太极拳的精髓,它能疏通身体内部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太极拳养生手法精髓,太极拳养生基本知识(2)

5、以意用气的平衡

呼吸的强弱、快慢、大小、长短预示着人体健康的程度。呼吸有众多不同的方法,比如顺呼吸、逆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等。如果采用正确的腹式呼吸,就好像拨慢了生物钟,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延长了能量发挥的时间,也就是延长了生命。

太极拳腹式呼吸时,膈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腹压不断地改变,腹压增高时,腹腔的静脉受到压力的作用,把血液输入右心房;反之,当腹压减低时,血液则向腹腔输入。由于持续的交替,使呼吸运动增加了心脏血管营养的功能,同时也增加了血液携氧量,无形中给身体充了电,有助于保持心脏系统的健康。

太极拳养生手法精髓,太极拳养生基本知识(3)

6、虚胸实腹的平衡

打太极拳时要求心静,心静可以排除杂念、周身舒适、内心畅快,人体会因精神放松而产生一系列良性生理反应。通过打太极拳,调节人的情绪,对提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打太极拳要求“虚胸实腹”。“虚胸”能给心脏跳动以充分余地,使心肌放松,容量增大,排血量增多;“实腹”有助于下腔静脉血液流回心肌,减少淤血,减轻心脏负担。练拳时动作与呼吸自然配合,可加大呼吸深度,增大肺活量,使气*换得到改善,提高呼吸器官功能。

另外,太极拳运动多螺旋式的弧形动作,能使全身各肌肉群和肌肉纤维参与活动,经过反复的缠绕绞转,能有效拉伸肌肉,长期坚持,肌肉会变得匀称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

7、神经系统的平衡

练习太极拳,动作需要完整,一气呵成,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协调,前后连贯,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可有效加强大脑的协调功能。

太极拳养生手法精髓,太极拳养生基本知识(4)

8、消化和代谢的平衡

由于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和膈肌、腹肌的收缩舒张,对肝脏、胃肠均起到了自我按摩的作用,使肠、胃、肝、肾随之进行适当运动,促进了肝内血液循环,提高了胃肠的蠕动,增强了肾上腺系统的分泌功能,使体内代谢能力得到了改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