饸饹怎么发音,蓝田饸饹的正确发音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6 14:50:17

饸饹是陇东民间最受欢迎的面食小吃之一,传统的做法是用一种木头做的“床子”,架在锅台上,把和好的面塞入饸饹床子带眼儿的空腔里,人坐在饸饹床子的木柄上使劲往下压,将面条直接压入烧沸的锅内,等水烧滚了,一边用筷子搅,一边加入冷水,滚过两次,就可以捞出来,浇上事先用豆腐或者肉、红白萝卜等做好的臊子,就可以吃了。

实话实说,饸饹面并非平凉独有的地方特色面食,它的分布范围涵盖了大半个中国,流传在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等北方广大地区。

关于饹饹面的起源,民间传说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传说与黄帝问道广成子有关。

传说轩辕黄帝向广成子学习治国养生之道,广成子邀请黄帝共同进食,只见他宝剑一挥,砍断碗口粗的一棵桃树,将树干中间一节掏空留底,又用黄铜刀钻了很多小孔,孔如粗麻线大小,将桃木担在炉台陶器上,放面团用木槌向下挤压,形成一根根条状物,落入沸水锅中煮熟。面团是采用崆峒山附近生长的野生荞麦制成,荞麦性甘味凉。远古时期的人们,还没有发明面条,仅仅将谷物粉末加水和成的面团统称为“饼”。于是,广成子制作的这碗荞麦“饼”,就成为了华夏大地最早的面条。

饸饹怎么发音,蓝田饸饹的正确发音(5)

早期饸饹床子制作饸饹面

饸饹怎么发音,蓝田饸饹的正确发音(6)

早期饸饹床子制作饸饹面

广成子告诉黄帝,这种面条可以“调和五行、活筋通络”,对延年益寿大有裨益。黄帝回宫后,命御厨在宫中模仿广成子的方法经常制作荞面饸饹食用,造字大臣仓颉还将“活络”二字造为“饸饹”。据说因为常吃荞麦饸饹面,黄帝活了120岁乘龙升天。

传说终归是传说,我们无需去纠结其真假。饸饹面的确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500多年前就是北方的大众化食品。元代诗人许有壬曾写到他吃饸饹的感慨:“坡远花全白,霜轻实更黄。杵头麸退墨,皑齿雪流香。玉叶翻盘薄,银丝出漏长。元宵贮膏火,燕墨笑南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南北皆有……磨而为面,作煎饼,配蒜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细如粉。”

河漏,或许就是饸饹的乳名。

饸饹怎么发音,蓝田饸饹的正确发音(7)

目前家庭使用最广泛的制作工具。

经过千年的传承发展,饸饹面由当初的野生荞麦制作,逐渐演变成今天使用小麦面或玉米面等其他杂粮制作,加入猪肉臊子、牛肉臊子、羊肉臊子、西红柿鸡蛋等口味更佳,辅料也变得更加丰富,在原来用料的基础上增加了十余种养气滋补的中草药做佐料,更具有养生保健之功效。尤其是荞面饸饹,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有着独特的风味和保健养生功效,深受追求营养、绿色、健康的现代人喜爱。

另据民俗学者考证,饸饹床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台人工压面机。因为饸饹床子的缘故,饸饹面制作十分简便,而且速度快,非常适宜于婚丧嫁娶等集体就餐。

饸饹怎么发音,蓝田饸饹的正确发音(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