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起源,粥的起源和传说

首页 > 音乐 > 作者:YD1662023-04-28 16:05:46

明清时期,腊八粥的内容更加充实。明嘉靖年间,《隆庆志》记载:“用黍稷稻粱米杂之以豆,并枣、栗、核桃仁等物,煮粥食之。”清朝文献《日下旧闻考》也提到:“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也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这一记载从侧面印证了腊八粥源自宋朝的说法。

难度系数“Hard”的腊八粥,是“果狮”腊八粥。具体做法是用去核烘*脆枣做狮身,根据核桃仁、桃仁、甜杏仁的形状,分别代表狮头、狮脚和狮尾,用糖粘住,与粥同煮即可。难度系数“Very Hard”的腊八粥,是以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食材,做成八仙、寿星和罗汉的造型,生动可爱,极富情趣。

在文学作品中,粥无处不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注重美容养颜,在她的每日粥品中,可见一斑,“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吊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滋阴补气的。”燕窝本身就是美容养颜的上品,属“八珍”之一。一碗燕窝粥,显示了上流社会妇女的奢华和身份。

粥起源,粥的起源和传说(5)

与粥结缘的名人大有人在。东汉光武帝刘秀是粥的受益者。他早年经略河北,辗转各地。有一次战事不利,他逃到芜萎亭,饥寒交迫。偏将军冯异为他乞讨来一碗豆粥,第二天,刘秀对冯异说:“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芜萎豆粥见证了君臣两人的患难之情,豆粥因此有了“将军粥”的美称。

刘秀只是初级喝粥食客,北宋名臣范仲淹应该是进阶版粥客。他自幼家境清贫,寄居邹平醴泉寺读书。他“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然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又“断薤十数茎,酢汁半盅,入少盐,暖而啖之。”薤又名野蒜、野韭,范仲淹靠着凉粥和野蒜,在寺院度过了三年,终成大器。“划粥断齑”的典故因此广为人知。

粥起源,粥的起源和传说(6)

资深粥客,由北宋文豪苏东坡实力担当。他喝了豆浆和无锡贡米熬煮的白粥后,文思泉涌,诗兴大发,留下了“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让人间有真味”的千古佳句。在另一首诗中,苏东坡诗曰:“五日不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充分说明他对粥的偏爱。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夜饥甚,吴子野劝吃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尤妙不可言。”信中他对粥赞誉有加,分外推许。

升仙版粥客,非陆游莫属。南宋诗人陆游嗜粥如命,他在《煮粥诗》中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晤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又将食粥致神仙。”他将喝粥和延年益寿联系起来,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陆游在86岁高龄去世,与他常年喝粥有着密切的关系。

粥起源,粥的起源和传说(7)

清朝才子袁枚在《随园食谱》里,对粥做了权威论断:“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粥是米、水、火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细微之处,方显功夫。

一碗粥,质至纯,见人心,识兴衰,古今中外,非不如此。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随园食谱》《煮粥诗》《隆庆志》《梦粱录》《左传》《释名》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