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舞是怎么来的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3-04-16 20:17:52

巴渝舞是怎么来的,(1)

作为一个土家族散文家,我对土家文化是应该有所了解的。但我不是土家文化方面的专家或学者,没有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所以,关于跳丧之源流,只是个人的一些思考和认识。也可以说,只是一个作家的推理和判断。

我倾向于跳丧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军前舞”。研究楚辞的专家杨昌鑫先生指出:《国殇》渊源于巴族及其后裔土家族祭祀其鼻祖——氏族社会军事联盟首领廪君之“殇”。人类学家潘光旦先生考证:跳丧衍生于土家族地区祭族祖白帝天王征战之死的“军殇”。他们的观点,为我们追溯“撒尔嗬”之渊源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为什么说跳丧起源于“军前舞”呢?当然,“军前舞”是现代的说法,过去不这么叫。也就是说,跳丧舞有一个从古至今、从源到流的演变过程。

从跳丧舞演变过程来看,它经历了五个阶段。它最早叫“大武舞”。史籍《白虎通·礼乐》记载:“武王起兵,前歌后舞,克殷之后,民人大喜,故中作‘大武’所以节喜盛。”周武王靠着前歌后舞的巴人打败商纣以后,将巴人的战舞改编,取名为“大武舞”。根据历史记载,讨伐商纣王时,前歌后舞的只有巴人军队。所以,周武王所创的“大武舞”必来自巴人。“大武舞”后来被巴人世代演练传习。

第二阶段,跳丧舞叫“巴渝舞”。《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至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善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这证明刘邦看过巴人的歌舞,《巴渝舞》在汉朝宫廷里也有表演,而且刘邦下了一道命令,让宫廷的舞人和乐师学习巴人的舞蹈,叫做“巴渝舞”。

第三阶段,跳丧舞又叫踏蹄舞。唐代樊绰《蛮书》记载,巴人的舞蹈是“击鼓而祭,白虎之后,其歌必号,其众必跳”。跳丧舞的形象呼之欲出。宋代《溪蛮丛笑》记载:“死亡群聚歌舞,舞者联手踏地为歌,名曰踏歌。”《湖北通志》记载:“巴人好歌,名曰踏蹄白虎事道。”其表演形式,也是绕尸而歌,以弓箭为节,打鼓踏蹄祭白虎。祭白虎就是祭祖先,祭巴人部落的廪君。

第四阶段,它叫跳丧舞。明清以后,延续至今,在湘西、鄂西保留跳丧风俗的地方,府志、县志均有记载,所谓处丧,击鼓而舞,以为道哀,村民相聚,通宵达旦。从武王伐纣算到现在,跳丧舞的传统保留了将近3100多年。

巴渝舞是怎么来的,(2)

第五阶段,跳丧舞又叫巴山舞。这种演变发生在当代,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需要,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长阳的民族民间舞蹈专家覃发池先生索性将跳丧改编成了巴山舞,其中也结合了摆手舞的有特色的舞蹈语汇。舞姿更舒展,更舞台化,更艺术化。但民间跳丧照样我行我素,所以说巴山舞是从跳丧舞和摆手舞中派生出来的,分离出来的,变异出来的一种现代民间舞蹈。

归纳起来,跳丧舞源流如下:

大武舞(周代) 巴渝舞(汉代) 踏蹄舞 (唐宋时期) 跳丧舞(明清至今) 巴山舞(当代)。

巴渝舞是怎么来的,(3)

从伴奏乐器来看,军前舞用的是鼓,跳丧舞用的也是鼓,出现了惊人的一致。这不是偶然的。虎钮錞于就是一种与钲合用,用于号令军队行动的军乐器。它造型奇特,如腰形铜鼓。它的音色,音质,发声原理,特别有个性特点。演奏时,它的基音比较稳定,给人印象,声音是一阵一阵的。它是威武勇猛的助阵的鼓,军鼓。

考古学家考证出这种乐器的分布图,就在古代三峡和武陵地区巴人地域内,具有分布的密集性。作为好战尚舞、天性劲勇的巴族,他们与錞于的密切联系,亦是一种必然。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正明说:“一个是冲锋的时候,一个是为阵亡的战友送葬的时候,巴人总是载歌载舞的,这一种风格一直保留到现在,这就是清江土家的跳丧。”

这种舞蹈的特点,节奏简单,富有力度,方向统一,确实是辅佐战争的基本特点。当时击鼓号令的鼓,用来统一节奏和方向,这就只能是虎钮錞于这样的军乐器了。一是只有巴人才有带虎钮的錞于,二是当时的战争也需要它来指挥冲锋祭葬战友。

从跳丧舞的参与者来看,只限男人,女人不能参加,这确实与战争有关。有句话不是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吗?清江跳丧也说:“男人跳丧,越跳越旺;女人跳丧,家破人亡。”为什么不让女人参加呢?战争是残酷的,特别是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死亡率相当高。女人要留在家里生孩子,保持种族延续,等儿子长大了,南征北战就后继有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跳丧与军前舞也有一种血肉相连的必然关系。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直到今天,歌舞仍然是他们表达生活和生命价值的一种艺术方式。源于军前舞的跳丧舞,是土家族代表性舞蹈之一,是土家人生命归宿的壮歌。

作者简介

巴渝舞是怎么来的,(4)

甘茂华在成都与杜甫雕像合影

甘茂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散文家,词作家。历任湖北作协理事,湖北流行音乐艺术委员会理事,宜昌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已出版各类文学著作15部,获得湖北文学奖,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湖北屈原文艺奖,国家文化部群星奖,全国冰心散文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散文集代表作巜鄂西风情录》巜三峡人手记》巜这方水土》等。歌曲代表作《山里的女人喊太阳》巜青滩的姐儿叶滩的妹》《清江画廊土家妹》《敲起琴鼓劲逮逮》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