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被誉为“工业粮食”,支撑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高端特殊钢更是重大装备制造和重点工程的关键材料,也是提升先进装备制造能力的重要保障。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外特钢产品垄断了国内市场。在打破封锁垄断的过程中,位于江阴的一家普钢小厂挺身而出,凭借着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这家名不见经传、年产量不足20万吨的地方性普钢小厂,一跃成为年产660万吨的国内冶金连铸的引领者,最终成为全球产品规格最全、单体规模最大的特殊钢棒、线、板卷材生产企业。这就是深耕特钢产业20余年的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众所周知,兴澄特钢是我国特钢行业龙头企业,但鲜有人知的是,兴澄特钢还是江苏红色地标企业。伴随着新中国一同成长的兴澄特钢,从1956年铁木竹手工联社出发,历经了与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随后又在三个“五年”完成了“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的战略转型。但纵观兴澄特钢的每一次发展变革,都可以清楚地发现“跟从党的指引”“坚持走改革创新路”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
责任,铸就品牌稳步成长
在实施“普转优”转型前,兴澄特钢还是一家名为江阴钢厂的县办小厂,尽管彼时企业装备简陋,管理粗放,但由于建筑业发展迅猛,其主打的普通螺纹钢依旧受市场追捧,销量也十分可观。居安思危的江阴钢厂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响应当时国家提出加快改革与发展的号召,在20世纪90年代掀起改革热潮。正在此时,香港中信泰富公司欲在内地投资建设特殊钢厂,双方一拍即合,于1993年合资成立了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华丽转身后,一切重新开始,一切也亟待破局!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兴澄特钢整装再出发后,改变了原始钢厂的经营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装备优势, 将目光锁定在市场需求较大的轴承钢、弹簧钢等品种上。
制造轴承所需的轴承钢,被誉为“钢中之王”,其“服役”条件十分严苛,使用性能要求极高,是生产难度最大、产品质量要求最严、检验项目最多的特种钢之一。但此时我国特钢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国内行业领先的钢厂还停留在使用模铸和电渣工艺生产轴承钢阶段。为实现产业突破,在研判市场趋势和攻关生产工艺后,兴澄特钢采用连铸轴承钢叩开了世界顶级轴承制造商大门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制造的话语权,为中国成为世界轴承生产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目标,方有好成绩。”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兴澄特钢坚定最初的设定——“但求专而精”,并努力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为此,在之后的时间里,兴澄特钢集中在提升制造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等方面大力投入,打通了从原材料资源到特钢产品、再到延伸产品的产业流程,不仅推进企业实现了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国内到国际的转型升级,还不断引领国内特钢产业技术革命,使我国电渣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创新,陪伴企业扬帆远航
每一位兴澄人的心里都有同一个愿景:让兴澄特钢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特别是2020年,兴澄特钢创下主营业务收入519亿元,以及特钢产量、出口量、人均产钢、人均创利等17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特钢行业连续多年名列第一的成绩后,兴澄人更是暗下决心,要通过多维度创新引领中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摆脱“傻大黑粗”的旧貌。
为此,兴澄特钢一直在寻求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并不断提醒自己:关键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有竞争力,才能有话语权。凭借研发实力和高品质产品,兴澄特钢攻克了一系列技术、工艺和生产难关,在不断占领特钢行业制高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被国家钢铁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列为“中国特钢引领企业”。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其主导产品轴承钢、汽车用钢、能源钢等关键量特性指标连续11年位列世界第一。
在“创新”的驱动下,兴澄特钢形成了一系列独有产品和竞争力优势产品,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20年7月,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通车,作为世界上首座超过千米跨度的双塔双层公铁两用桥梁,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采用的就是兴澄特钢自主研发的2000兆帕桥梁缆索用盘条,实现了该级别桥梁缆索用盘条的世界首次应用。除此之外,兴澄牌钢制品还被用于国内高铁、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等方面,即使是挑剔的奔驰宝马汽车全部选用了兴澄的轴承钢,北京最高楼528米的“中国尊”也是选用了兴澄特钢的产品。
在兴澄特钢,“创新”二字不仅渗透到产品设计与制造中,也不断贯穿于企业管理中。为推动企业发展变革,兴澄特钢聚力管理创新,完成了102项管理创新和精益六西格玛课题,项目覆盖所有生产单元和业务流程,有效解决了工艺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打破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并获得了多项省级以上奖项,项目累计获得年化效益近1.2亿元。同时,还打破工种壁垒,促进了现场设备高效运行,仅中板分厂一年累计降本创效4119.58万元。
人才,支撑企业屡创佳绩
强国必先强教育,人才是强国的基础,也是强国的战略保障。从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到国际闻名的行业龙头,兴澄特钢一直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并且在行稳致远的过程中,人才力量也支撑着企业屡创佳绩,不仅被列为我国四大特钢产业基地之一和中国特钢技术引领企业,还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承担过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863”“火炬计划”等多项冶金课题的项目攻关,并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起草修订。
“企业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团队支撑,一条生产线一旦缺乏了技术和人才,就只是一堆钢铁材料的物理堆砌。” 这是兴澄特钢负责人常常提及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当前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通过人才、科技、技术创新来掘金市场。
近年来,兴澄特钢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着力解决了企业人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培育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一线技能工人走上成长成才之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同时,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兴澄特钢还开设专业课程,传授知识和技能,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疑难杂症,采取以师带徒方式,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打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除为员工提供技能学习机会外,兴澄特钢还通过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创新活力。“十三五”期间,兴澄特钢员工人均工资持续保持增长,五年内涨幅近60%,大大提升员工幸福感。自2013年开始成立“互助帮困基金”“员工健康基金”以来,兴澄特钢对员工及家属发生突发意外、因病致贫实施关爱帮助,至今累计资助人数256人、金额超450万元。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兴澄特钢再次喊响口号:“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针对这一策略,兴澄特钢结合干部队伍年轻化需求,组织开展梯队人才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到第七期,同时还建立事业部二级梯队人才队伍,举办第一期“90之星”人才培训班,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