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弗里德曼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宣扬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只在短期才存在。工人会有暂时的“货币幻觉”,错把名义工资的提高,误认为是实际工资的提高,而增加劳动力供给。雇主则会沾沾自喜于他所生产的那种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增加工人雇佣量。
韩和元
一位相熟的朋友,在其朋友圈感慨道,现下美国的现状是,高通胀、高增长,再配一个低失业率。我不知道他发这通感慨,所基于的是何种心理,我只是就事论事地在其动态下留言道:美国经济的这种走势,不正是经典菲利普斯曲线吗?
那么,问题来了,何谓菲利普斯曲线呢?回答这个问题,需从认识一个叫A·威廉·菲利普斯的人开始。因为,这条曲线正是以他姓氏命名的。
A.威廉.菲利普斯1914年出生于新西兰的一个农民家庭。传记作家对他的生平做了如下记述:15岁那年,这位出生于寒门的少年,就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辍学,而远走澳大利亚,在一个缺乏必要安全措施的金矿里,做着最底层的采矿工。但这位少年自强不息,晚上收工后,同事们不是在酗酒,就是在那打牌聊天,以此来打发枯燥乏味的时光,只有威廉,独自在昏暗的灯光下,自学电机工程。得益于这种付出,1937年他到了英国,并在伦敦电力局谋到了一份体面的工程师工作,还参加了英国电机工程师协会。不幸的是,就在这位穷小子畅想美好未来时,二战爆发了。也许是基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当时,无论新西兰还是澳大利亚都属于英国),也许是基于反抗纳粹主义,捍卫英国的价值观,也许只是被逼无奈。总之,他从军了,他所在部队被派到太平洋战场上作战。不幸的是,他成了日本人的俘虏,在日本兵的战俘营里度过一段艰难岁月。直到战争结束后,32岁的菲利普斯脱下军装,到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会学,这时他才在课堂上接触到经济学。
真正触动威廉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那本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在这本教科书里,萨缪尔森将国民收入视为循环流量,又将经济系统视为水压机。正是这种形象的描述,让身为工程师的威廉大感兴趣。他据此设计了一种解释凯恩斯经济学的教学模型——他在有机玻璃的管子里装进彩色的水流,运用动力学的原理,使这些彩色的水流来流去,以此模拟国民收入流程。他自己动手,造了许多这样的模型机,卖给研究机构和大学。这个精巧的设计还帮他谋到了一个在母校任教的差事。
菲利普斯有着那种工程师特有的根深蒂固的经验主义倾向,他总觉得在做理论思辨之前要先搞计量分析。于是,他开始着手做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在1958年,菲利普斯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1861-1957年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的论文。后来人们常提及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在这篇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
在这篇论文里,威廉利用近100年间,根据英国工资的统计资料,讨论了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
当研究结果出来之后,威廉并没有进一步寻找理论上的解释。最早给菲利普斯曲线以理论解释的是他的同事理查德·利普西。利普西认为,失业率与劳动力市场上过度需求的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就业机会越多,失业率越低),劳动力市场上过度需求的程度又和名义工资上升率呈正相关的关系,所以,可以推出失业率和名义工资上升率也呈负相关的关系。利普西严格地从微观的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但真正使菲利普斯曲线一夜爆火的,却是威廉的偶像萨缪尔森及索洛。他们1960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的文章。事实上,“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名称,正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萨缪尔森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一代替是通过一个假定实现的。这个假定是:产品价格的形成遵循“平均劳动成本固定加值法”,即每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平均劳动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比例的其他成本和利润形成的。这就是说,物价的变动只与货币工资的变动有关。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与上述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相同,只不过纵轴改为物价上涨率。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当物价上涨,失业率就会下降。反之,当物价下降,失业率就会上升。
萨缪尔森所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而开出了如下药方:为确保低失业率,政府应该提高通货膨胀率。他们甚至认为,为了治理通货膨胀,而牺牲失业率实在没有必要。有了这两位大师的推崇,菲利普斯曲线就此被绣上了新古典综合派的旗帜,写进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宪章。
但也正是由于菲利普斯曲线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中处在重要位置,新古典综合派的对手们都选择了不遗余力地批评菲利普斯曲线。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米尔顿·弗里德曼。
在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领奖时,他所做的讲演,就是针对菲利普斯曲线而来。弗里德曼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宣扬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只在短期才存在。由于短期内了解一般价格水平的信息成本太高,所以工人会有暂时的“货币幻觉”,错把名义工资的提高,误认为是实际工资的提高,而增加劳动力供给。雇主则会沾沾自喜于他所生产的那种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增加工人雇佣量,孰不知这时候整个价格水平都在上升。长期内,工人和雇主都会调整预期,使得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这时,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再存在,有的只是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意味着失业率完全不受通货膨胀政策影响,弗里德曼称之为“自然失业率”。为此,弗里德曼断言,用通货膨胀换取就业增加的凯恩斯式需求政策,犹如扬汤止沸,每一次都只能暂时有效,下一轮再想增加就业,除非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致力于开创公共选择学派的詹姆斯·M·布坎南则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背后,是所谓的民主过程中,大众*膨胀对政治势力扩张的纵容,以及政治势力扩张对大众*膨胀的哄骗。演到后面,喜剧会变成闹剧,甚至悲剧。他说,事实也已证明,在上世纪60~70年代,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失业率不降反升,菲利普斯曲线从斜率为负变成了斜率为正!
(作者系广州经济学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