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武汉是哪个州,三国时武汉是什么地方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05-20 07:59:51

汉末三国时,武汉一带属荆州,是魏蜀吴三家政权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东湖沿岸有刘备郊天台、吴主庙、曹操庙、关公卓刀泉,鲁肃马冢等遗迹。

吴主为对付魏蜀,曾一度迁都武昌(今鄂州市),吴地士民到武昌后不服水土风情,怀念故都,编了歌谣反对迁都:“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由此可见,武昌鱼味美,早在一千七百年前就烩炙人口。

三国时期武汉是哪个州,三国时武汉是什么地方(1)

珞珈山

武汉大学坐落在珞珈山上,这座山也沉淀了很多故事。据说最早叫“落驾山”。 相传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平定叛乱时,就把大营设在此处,于是取名“落驾”。

到了东汉末年,孙权到了珞珈山这一带觉得非常壮观,想把都城设在武昌。 谋士张纮则建议迁都到秣陵,甚至于刘备去见孙权时也觉得秣陵不错,诸葛亮把秣陵形容成“虎踞龙盘”有帝王气象。

卓刀泉

位于东湖西南伏虎山麓,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区范围内。相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关羽接应刘备一行从长坂坡来到武汉夏口(今武昌)屯兵于伏虎山,一日军中无水,关羽又想起“飘飘江渚”之味,怒各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随即卓刀于地,水涌成泉故名。

该泉深约10米,据清光绪九年(1886年)《卓刀泉记》载“斯泉之水冬温而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疗疾”。宋代始建“玉泉寺”,寺内供奉有刘备,关羽,张飞塑像。文革中寺院被毁,仅存泉井,井台由三层条石组成,现在玉泉寺旧址建有江南园林风格盆景园建筑群。

白马冢

白马洲西有一冢,相传公元 208年赤壁之战时,鲁肃以吴国赞军校名尉的官职助周瑜破曹以后,转回夏口(今武昌)时,骑白马过此,马陷泥中而死,葬马于洲,白马洲由此而名。白马洲,也称隐马洲。沿湖丘陵起伏,景色佳丽。此洲改名“白马洲”。 白马洲原是东湖中的一片荒滩,水退了才会露出地面,自从有了白马冢,这里便水涨滩高,白马冢则高出水面很多。

彤云阁(曹操庙)

相传赤壁之战时曹操路过珞珈山,曾寄宿于此,后建阁以纪念,人称曹操庙,阁内曾有“鼎足三分”匾额。

三国时期武汉是哪个州,三国时武汉是什么地方(2)

刘备郊天坛

据《湖北通志》记载:“刘备郊天台在磨儿山”,郊天:即祭天。郊天台遗址在磨山东峰,形园磨,高百米(104. 5米),此处林木茂,景色秀丽,现西峰建有楚天台。

传三国赤壁之战后,刘备赴东吴行至武昌时弃舟登岸,不料一阵大风将刘备的帽子吹走。他心中忐忑不安,便登上山顶,设坛祭天,结果不但娶了孙小妹,还破了东吴计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三国时期武汉是哪个州,三国时武汉是什么地方(3)

吴主庙

东湖西北岸雁咀,旧有吴主(孙权)庙庙宇建筑为上下两重,形式古朴。

黄城

建安中,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因名黄城镇。周大象元年,改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

石阳

魏江夏郡始治石阳县(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南),后迁上昶城(今湖北省云梦西南)。由荆州刘表旧部文聘据守,一直为魏所有。

金口

或倚山为寺庙,或临水建亭阁,蔚然二十一名胜景观,其中与赤壁之战相关的有:关帝庙、吴主庙、丁奉庙、三义殿、武侯祠,供奉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刘备、周仓等神像。其中关帝庙规模较大,庙旁有一石缝,传为关公磨刀发怒时劈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