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玉泉幼儿园老照片,这几乎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幼儿园生涯的集体回忆。 (东方IC/图)
全文共4325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为什么童年时光会显得如此漫长,而长大之后时间就越来越快呢?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一个世纪,最新的解答是:随着人年龄变大,眼睛的生理特征出现退化,老年人一天之中比年轻人接收了更少的图像,所以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责任编辑 | 朱力远
童年记忆里,那些漫长的时光似乎一去不复返了。对比下你现在的年龄,你是否也感觉到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呢?但事实是,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这些时间长度并没有变化。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偏差?这个疑问其实历时已久,回答这个问题的尝试也至少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并涌现出了大量解释。2019年3月,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阿德里安·贝扬(Adrian Bejan)的最新解释是:你老了。
1
时间变快的物理解释
在他看来,人感知到的时间是由一系列图像构成的,也就是自然存在经由感官刺激人大脑之后的反射,随着人年龄变大,眼睛扫视频率等生理特征退化,人感知到的影像也就变慢了,大脑对时间变化的感知正是通过图像的变化,当这些慢了之后,老年人一天之中比年轻人接收了更少的图像,所以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他将这种图像信号的传递过程大致分成两个层面,首先,眼睛以一定时间间隔扫视现实世界;然后,信号从外部传感器开始以一定的速度(V)通过身体长度(L)进入大脑。
“身体长大会导致从眼睛到大脑的路径长度变长,还会导致眼睛扫视频率降低以及路径退化,”阿德里安·贝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正是由于这两种身体特征会随着年龄变化,感知到的图像变化速度会降低。”
在这个过程中,路径退化意味着信号到达大脑某个点的路径变得更复杂,这些综合起来导致速度降低,所需时间更长,处理更少的图像。
这一研究发表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名为《欧洲评论》(European Review)的跨学科期刊上,分析是基于整合文献中对这一现象的大量观察。
尽管面对的是一个更像心理学的问题,但正如这套颇像电子处理器的分析模式所透露的,阿德里安·贝扬其实是一位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家,1970年代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博士学位时做的是热力学研究。这套分析思路被统一在他所提出的一个名为“构造理论”(constructal theory)的物理学理论中。
他的构造理论提出,一个有限系统只有当它能够根据流经它的电流进化时,它才能够存在。与之对应的自然界现象如树木分叉、血管系统、河流分出若干支流等等。在时间随年龄变化越来越快的分析中,所谓变得更复杂的路径,其实就被理解成类似的分支模式。
在他关于时间为什么越来越快的研究发表的一年前,他因为构造理论等成果,被富兰克林研究所(The Franklin Institute)授予了2018年度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机器工程学类)。研究所除了认为他在热力学和对流传热领域开创性的跨学科贡献,改善了工程系统的性能之外,还认为构造理论预测了自然界的设计及其在工程、科学、社会等系统中的进化。
“物理学是关于‘一切’的,生物学、医学、社会组织、经济学和技术等都属于物理学。” 阿德里安·贝扬认为自己对时间为什么越来越快的原因的发现是物理学的一个新领域,是物理学“进化”(evolution)的一个新的证据。
2
感知时间的尺度到底是什么
“虽然这项研究很有趣,但请注意它完全是推测性质的。并没有提供任何数据来支撑其所提出的任何,诸如眼睛扫视频率会影响时间感觉这样的因素。”现任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心理学院副教授的史蒂夫·詹森(Steve M. J. Janssen)并不认同阿德里安·贝扬对时间变得更快的物理解释。
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眼睛扫视频率更低的人感觉时间过得更快,这样的关系是不太可能发现的,因为,秒以下的间隔与秒以上的间隔是两个不同的时间系统,这是大部分专家都认同的,“秒以下间隔的这套时间系统是无意识的,当人们谈钢琴的时候会用到,秒以上的时间间隔才是认知所能控制和使用的。”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史蒂夫·詹森主要研究的就是时间和记忆,其中就包括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看起来越来越快这个问题。
2010年,还在杜克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系做博士后研究的他就曾关于年龄和时间速度的关系进行过探索。当时主要利用两项分别在新西兰和荷兰开展,总共有1800多个16至80岁的成年人参与的实验数据。
当时对人们感知时间越来越快的测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看旧新闻,测量人们对发生在不同时间间隔的新闻的记忆程度,第二个是不同表述形式的开放式问答,了解人们对过去一周、一个月、一年、10年等时间内过得有多快的感觉。
结果发现,虽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时间过得很快,但不同年龄的成年人其实差别不大。也就是说成年人确实感觉到时间过得更快了,但总体上可能并没有随着年龄变得越来越快。年龄对感知时间速度的影响主要被发现在大尺度时间的评估上,比如在评价过去10年的时间速度时,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确实明显认为时间过得更快。这一研究发表在《心理学报》(ActaPsychologica)上。
基于以往的相关研究,他们还验证了时间压力在其中的影响。时间压力理论认为,当人们难以在现有的时间内完成他们想完成的事情时,他们会觉得时间过得更快了。与之对应的现象是,成年人总是有大量要忙的事情,而老年人事情虽然不多,但精力和认知能力有所退化。这些都可能导致成年人有更大的时间压力。
史蒂夫·詹森等人对时间压力的测量通过询问人们是否经常完不成自己希望或应该完成的任务,是否总是匆忙地想去做完所有事情,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去做一天的工作,等等。
验证支持了时间压力理论。2013年,基于八百多个日本人实验样本,他在《时间与社会》(Time & Society)杂志发表文章,进一步研究了时间压力,主要结论与之前类似。还发现感觉现在时间压力很大的人,会认为在一个更短的时间里,时间过得很快,而那些10年前经历了大量时间压力的人,会认为过去10年过得很快。这些研究都显示,人们感到时间过得更快了,可能是受到了时间压力的影响。
“我在发表我的物理理论前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观点,通常来说,我对观点不感兴趣。我做的是物理学,不是观点。” 阿德里安·贝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时间压力的解释是观点,他更喜欢自己的解释,因为它是物理学的,不是观点。他再次强调“物理学是关于‘一切’的”。
“我的发现早在1960年代就在我身边了,我只是坐下来写下了这个故事。”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从小在罗马尼亚长大,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从漫长的童年时光、永无止境的课堂时间到现在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过得一片模糊,他就问自己这种感觉的物理基础是什么?
19岁之前在罗马尼亚成为国家篮球队成员和数学冠军等经历,让他感受到休息不好会影响赛场上的反应能力,并导致考场上没有更多时间处理问题。他认为现在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的人应该好好了解下人类感知时间流逝的物理基础。
而在史蒂夫·詹森看来,阿德里安·贝扬对这个现象本身可能存在误解,“当人们说自己的时间比以前过得更快的时候,他们并不是指秒过得多快,而是周、月、年过得有多快。”
史蒂夫·詹森同时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即便身体层面的表现会影响对时间快慢的感知,但人们可以通过重新学习时间间隔来加以调整,并不会注意到变化,“日常生活中,估计时间时,我们总是能持续地收到相关反馈,要么晚了,要么早了”。
3
数学、化学、生物:哪种解释更好?
而在心理学和物理学的不同解释之外,更早时候,其实许多学科都曾针对时间过得更快了的现象进行过解释。
一种数学比例解释理论广为流传,计算公式为1比上实际年龄。比如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1年相当于他生命的1/10,约为10%,对于一个20岁的青年人,1年相当于他的1/20,约为5%,依此类推,一个40岁的中年人,1年仅为他生命的2.5%,而一个80岁的老人,1年只是他生命的1.25%。所以一年相对于年龄越大的人显得越来越短、越来越快了。
这一解释普遍被认为是法国哲学家保罗·珍妮特(Paul Janet)于19世纪提出的。它最大的特点是非常形象,容易被人理解和计算。但根据是什么,并不清楚。
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罗伯特·莱姆利希(Robert Lemlich)1975年发表于《知觉与运动技能》杂志(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的研究,则通过当时不同年龄的人主观感知时间的测量,认为主观时间与实际时间存在着平方根的关系。
相比这些外在关系和精神层面的描述,回归人身体本身的研究并不算多。
1933年,美国克拉克大学生理实验室的赫德森·霍格兰(Hudson Hoagland)曾关注到温度可能会影响到时间感这一现象。经过试验,发现短时间内对时间的判断会受到体温的影响。
他相信存在一种有特定功能的化学钟(chemical clock),可能是包含在大脑控制呼吸部分的不可逆进程中最慢的,对更长时间间隔的判断可能要受控制周期性昼夜节律的化学反应影响。
1984年,三个1940年代出生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果蝇弄清楚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即生物钟是如何工作的,并因此一起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但化学钟具体是怎么回事,却并不为人所知。它更常见的意思是被理解为一种叫化学震荡的化学反应现象。
尽管化学钟在人体中什么位置及其具体机制不清楚,但其后,化学钟被与不同人群的体温联系起来加以解释。比如儿童新陈代谢快,体温偏高,所以感觉时间更慢。
与阿德里安·贝扬将主要变量归结为人体衰老相似的解释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物学家罗伯特·索森(Robert B Sothern)。
他用自己做实验,从1970年代初大约25岁的时候开始,每天2至7次,平均每天5次,去估计“一分钟”有多长,一直持续到他60岁,估计了35年。
2008年,他将自己35年的记录写成论文发表在《老龄化临床干预》杂志(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上。
对比25岁时对1分钟的估计,60岁时,对1分钟的估计明显地变短了。也就是说,随着年龄变大,确实感觉时间过得更快了。但是这种变化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早上的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晚上的时候这种年龄差别不明显。
当然,这个持续时间很长的实验,仅有1个样本,规律是否适用于其他人,存在一定局限。
4
新鲜感减少
从人的身体变化,到个体所累积的经历差异,虽然对于时间快慢,似乎缺乏一个通用的解释,但特定场景中的一些经验在传播中显示其具有一定解释力。
比如,放假问题。假日旅游,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这短暂的时间却让人记得时间更久,待到回忆时,又会感觉那段时光挺长的,可以回忆起从早到晚大致干了什么事情。英国作家哈蒙德称之为假日悖论。
延伸到时间快慢问题,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新鲜感,新鲜的体验可能会让生活更充实,同时让记忆更深刻。
儿童面对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而成年之后,更可能过得很常规,单调地重复每天的生活,缺乏新鲜体验的刺激,导致当下更空洞,过去相对记得更多,可能因此感觉时间更快了。
1995年,南缅因州大学心理学家斯科特·布朗(Scott W. Brown)通过变化的视觉图像实验,也发现在短时间内,变化越多,感知到的时间越长。新鲜感减少,其实就是生活中缺乏变化。可能有一定关系。
注意力也是一个理解的视角,有研究发现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来说,时间显得很漫长。成人总体上要比儿童注意力更集中地做事情。还有一些研究指出大脑中负责传递信息的多巴胺在人不同阶段的分泌情况可能也有一定影响。
在得出确切答案之前,经常性地要面对不确定、混乱,甚至矛盾的状态,似乎是科学无法避免的,这是认识前进的一部分。对时间越来越快的解释看起来正处在这样一个争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