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4篇具有开创性的论文,其中就包含了大名鼎鼎的狭义相对论和质能等价理论。而光电效应也是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也就是说,他在一年内给现代物理学的两座大厦做了巨大的贡献,这在整个科学史上,仅仅只有牛顿可以与之匹敌。因此,牛顿的1666年和爱因斯坦的1905年在科学史上分别被称为牛顿奇迹年和爱因斯坦奇迹年。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相当颠覆的,他在发表之初,很多物理学家甚至是无法理解其中的物理含义。也因此,爱因斯坦1905年只是在学术圈很小的范围内打响了自己的名气。即便是到了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在当时的普罗大众眼里依旧没什么影响力。
直到1918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带队观测莎罗序列日全食,太阳光线的偏折情况后,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比牛顿力学更加具有普适性,爱因斯坦才成为了全世界家喻户晓的物理学家,可是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不要说百姓不太理解相对论,在学术圈也是很多人对这个理论无法理解。
因此,曾经有人采访爱丁顿说:全世界是不是只有三个人真正懂得相对论?
爱丁顿反问:第三个人是谁?
那为什么很多人一直都无法理解相对论呢?
实际上,相对论所使用的范围很广,考虑到的整个尺度是超越人类所处宏观低速世界。因此,它是极其颠覆三观的,尤其颠覆的是时空观。所谓时空观指的就是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要理解这个问题和相对论,我们就需要从时间本身的定义出去。
时间是什么?
其实从古到今,学者们就一直在思考许多终极问题,其中“时间到底是什么?”就是一个关键问题。古希腊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就曾认为时间是均匀流逝的。而到了牛顿这里,他则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分立的,时间和空间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致的,你的一秒和我的一秒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我们的运动状态而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