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文化素养这一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在考试中出现,在文化素养的部分,经常有一些考生容易出错,中公讲师带领大家梳理一下这里的知识点。
文化素养部分主要包括五章内容:文化常识、艺术成就、文学常识、历史常识、科技常识。在考试中文化常识部分在考试中出题频率很高,以下是关于文化常识知识点的梳理。
一、月相变化月亮也称月球,古称太阴,是指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其别称可为:
(1)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
(5)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为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9)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关于月亮最常考查的除了它的别称还有一些诗句,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描写的是初月,因为初月如钩。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所描写的就是满月,因为满月的时候月亮看起来像是玉盘。而关于月亮最为有名的一句词是宋代苏轼所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四时节气(一)四季
亦称四时
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农历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农历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
农历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
这里的孟、仲、季所代表的是一种排序,按照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所描写的就是五月。
三、干支记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以干支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关于天干地支最常考查的指定一个年代,让我们进行推算,比如1894年是甲午年,再过五年是哪一年?是己亥年。
四、古代特殊称谓这里在考试中考查最多的就是给一个古代的名词让我们选出现代的含义。
古代称媒人为冰人,因“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称伶人为演员,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因称乐官为伶官,所以泛称伶人为演员。三国时期吴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病重痊愈者栽植杏树五株,积年蔚然成林,自此称医学界为杏林。孔子曾在杏坛讲学,后称教育界为杏坛。唐玄宗曾教乐工、宫女在“梨园”演习音乐舞蹈,因此称戏曲界为梨园。
五、传统节日这里考查最多就是关于节日的习俗,除此之外还有节日有关的人物。
(一)春节
我国民间最隆重传统的节日,俗称过年、新年。春节习俗有蒸年糕、贴春联、年画和拜年等。
(二)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夕、元夜。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侧神、猜灯谜。
(三)寒食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相传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请介子推下山,但是介子推不下山,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想用这样的方式逼介子推下山,结果介子推却被大火烧死,晋文公痛苦不已,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在这一天,家家户户不得生明火,只能吃寒食。
(四)清明(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五)端午(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五。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悼念他。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当他看到国破家亡的场景,抱石投入汨罗江。人们知道后,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中,这样鱼虾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于是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
(六)乞巧节
又称七夕。每年七月七日晚上,妇女们趁织女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七)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中秋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八)除夕(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全家团聚吃“年饭”(年夜饭、团圆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
习题
1.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二十四节气最初是根据季节、气候、物候等订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B.三纲五常中“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C.封建社会对名字的避讳非常严格,需要回避帝王,父母等尊长。
D.中国古代的地名中,“阳”的方位指山之北,水之南。
1.【答案】D。解析:“阳”指的方位是山之南,水之北,D项表述错误,故选择D。
2.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先秦寓言有的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有的是历史传说,有的则是作者为论理而创造的故事。
B.中国历史上,“太子”是国君的继承者。
C.古时人们夜间以击鼓敲更报时。“三更”指的是1:00-3:00。
D.《史记》130篇中,《本纪》有12篇,它们反映的是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历史事件。
2.【答案】C。解析:“三更”指的23:00-1:00,C项表述错误,故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