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ml是多少克,200 ml是多少克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10-31 09:46:21

220ml是多少克,200 ml是多少克(1)

(图文无关)炎炎夏日,气温持续升高,市面上出现了一款清凉神器,一摇一喷就可以达到降温的效果。 (ICphoto/图)

炎炎夏日,气温持续升高,市面上出现了一款清凉神器,一摇一喷就可以达到降温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快速降温喷雾,外观类似发胶,高压罐中装着液化气体,摇一摇,喷出去,正对着的叶子能瞬间结冰,效果非常惊艳。消费者往往把这种产品用于车内降温。

这种产品的原理很简单,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气体绝热膨胀时,会对外做功,气体内所包含的能量焓值减少,使气体本身会强烈地冷却,然后从外界吸热,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空调、冰箱都是这个原理的应用。

不过,这种产品虽然效果很好,却很危险。

这种降温喷雾的成分,是LPG,也就是丙烷与丁烷的混合气体。丁烷、丙烷都是一种易燃、无色、容易被液化的气体,是打火机、灯笼、火炬和一些户外野营炉具的常用燃料。这类气体也可以当做机动车燃料使用,也就是所谓的液化石油气(LPG),喷雾剂也用这种气体当推进剂。这种无嗅气体往往添加有强烈气味的乙硫醇,这样能在泄漏时更容易被察觉,但既然用于降温,肯定不会添加,否则车内会有味道。

容器内部液化石油气的压强总比外界大气压大得多,所以,液化石油气都是在密闭、具有足够强度的容器中储存。消费者使用这种气体,是去买体积较小的便携式压力罐子,降温喷雾也是用的这种罐子。液化石油气的蒸气压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气瓶不应放在烈日下暴晒,禁止用热水解冻及明火烘烤,也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丁烷与丙烷混合气体,储存压力一般在10-50个大气压。便携式的气瓶压力就更小一些。根据便携丁烷气瓶的国标GB 16692-1996,变形的压力标准是1.3MPa下维持30秒,破裂的压力标准是1.5MPa下维持30秒。

丙烷在40度的时候,其饱和蒸汽压就达到了1.36MPa,到了50度的时候,就超过了1.7MPa了。这个压力已经超过国标的破裂标准了。所以,丁烷气罐瓶应放在阴凉通风处,储存温度在40℃以下,超过50度,危险性就很高了。

这种制冷喷雾是夏天用的,如果用于车内降温,平时一般是放在车内的。夏天车内,是一个密封的大温室,车长时间停在40度的阳光下,车内温度最高可能达到90度,连鸡蛋都烤得熟。这个温度之下,气罐很容易破裂,甚至爆炸。

这样的爆炸威力有多大呢?

装满气体的普通一次性打火机,破裂之后,大概能造出约一立方米的火球。一般说来,这个火球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威力并不算大,连纸都点不着。拿在手里爆炸了,火球之后,汗毛、刘海、眉毛、睫毛应该都烧没,眼睛会条件反射式地闭上,应该没事,胳膊会被火燎一下,应该会疼一会,但不至于烧伤。所以,火球是吓人,但其实危险并不算大,真正的危险是打火机爆开的碎片,容易划伤人,伤到眼睛。

显然,气罐的威力更大。丁烷丙烷的密度,大约在0.5-0.6g/cm^3,一个打火机装液量大约2ml,也就是一克多。网上的这种气罐,装气量大约在220mL,也就是一百多克,装气量是打火机的100倍。产生的火球会更大。在爆炸过程中,摩擦产生火花就可能会引发爆燃,爆开的火球比打火机大,冲击力也会大很多。即便没有爆燃,飞散的金属也很容易伤人。

在陕西西安,一家烤肉店桌上使用的“卡式炉”发生爆炸,就致使一名女性顾客面部和手臂严重烧伤,两名儿童不同程度受伤。事故还殃及邻桌的3名食客。

任何产品,都有风险。风险不是问题,风险与收益的性价比,却是真问题。夏日车内降温,有安全的方法,先打开车窗,人过一会再进去,然后再车窗、天窗全开,跑一会,再关上窗,开到内循环,空调开到最大。一般也就十来分钟的事。为此去冒爆炸的风险,显然不值得。

理论上,这类产品都是安全的,也的确有其适合的场景,比如需要快速制作冷饮的时候。所以,在常温下储存、使用,这些产品的安全与功能的性价比就是可以接受的。但问题是,公众由于缺乏这类知识,就会觉得这种产品很好,把这些产品,应用在不适当的场合,比如车内降温,就会产生安全风险。所以,关键问题,不在于简单的制止,而是规范的宣传。

类似因为公众缺乏认识,造成潜在危险的产品还有激光玩具。市面上有一些激光笔玩具,功率超过了700毫瓦,甚至达到1瓦,大大超过了准许向公众出售的5毫瓦功率。当激光笔功率超过0.4毫瓦时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激光笔能瞬间射爆气球、点燃衣服等;激光到达人体视网膜敏锐部位后,会对眼部造成伤害,有些伤害比如黄斑灼伤,是不可逆的。

从工业角度,大功率的激光不该禁止,也无法禁止,但是,在宣传、渠道上把这种东西玩具化的厂家,的确是不负责任的。另一方面,监管者的责任,除了禁止之外,规范厂家宣传,主动做好科普,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系材料化学、技术经济专业人士)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远举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