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报告备注rfh是什么意思,报告单标本状态是什么意思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11-16 22:16:37

先来看一个案例:

某检验机构曾因出具过的一份检验报告而被卷入一起诉讼案件中。当办案人员查阅存档资料时,发现原始记录中的关键数据有过划改。尽管更改前后的内容清楚可见,但办案人员却对是否属篡改或有隐情提出质疑并展开调查。在经历了复杂波折的司法程序之后,心力疲惫的检验人员方才意识到,原来一直以为再简单不过的记录划改,在某些时候也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容易说得清和道得明的。

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向客户提供的最终产品,也是检测机构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因此,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和客观报告每一项检测结果。我们都知道,检验检测机构出具不实或虚假报告是违法行为,严重情况下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但如果检测报告出错了,能改吗?应该怎么改?

01

检测报告基本要求

(1)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检测机构所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

(2)报告中所使用的术语、定义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

(3)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4)检测数据的处理与表达方式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

(5)必须加盖相关的印章;

(6)若有分包项目应注明,必要时可详细说明。

02

检测报告内容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

b)检测机构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必要时给出电子邮箱、网站等;

c)检测报告唯一性标识,报告总页数及页码;

d)客户的相关信息;

e)检测物品的描述说明和明确标识;

f)检测物品的特性及状态;

g)检测方法技术依据及说明;

h)检测仪器设备及检测环境条件;

i)检测的结果并适当辅以表格或简图加以说明;

j)报告批准(或经授权)人、审核人、编制人的签字或等同的标识;

k)报告的有效性声明;

l)对估算的监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说明(如果适用);

m)特定方法、客户要求附加的信息(适用时);

n)检测物品接收日期、检测日期及报告日期;

o)需要备注的内容(适用时)。

03

检测报告审核与签发

(1)报告审核

检测报告在签发前必须进行校对和审核。校对主要是对数据转移、计算处理及报告内容差漏进行校对;审核是对报告的完整性、项目的齐全性、依据的正确性以及结论的正确性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①检测所依据的标准、方法、指导书的有效性;

②检测所依据方法、仪器设备、环境条件选用、数据计算以及所有文字、符号、计量单位的正确性;

③报告的检测结果与检测原始记录的一致性;

④报告内容及其档案要件的完整性;

⑤报告结论的正确性及报告编制的规范性。

(2)报告签发

经审核的检测报告由授权签字人签发(批准)。

授权签字人签发(批准)时,要遵循客观事实,要公正评价检测结果。

签发审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检测报告的整体符合性审查

符合性审查包括完整性和代表性。由于各类检测数据均以检测报告的形式出现,所以授权签字人必须先根据检测目的对检测报告的整体符合性进行全面的、认真细致的审查。

如检测报告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否符合相应的检测技术规范和检测机构文件化的规定;报告名称是否正确,描述是否规范,信息是否充分,项目是否齐全,检测方法是否合适,检测频次是否达到要求,数据是否有漏测漏报,结果表达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与检测任务单的要求相一致;样品交接单、原始记录等是否按有关要求填写,记录是否全面,是否有相应人员的签名等。

在保证报告完整性的基础上,重点审核是否执行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选择使用的检测方法与标准是否现行有效;检测仪器精度和有效性是否符合检测对象的要求;出具的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是否与采用的分析方法相一致。

②检测报告的数据合理性审查

由于有些被测样品本身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某些被测参数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因此,可以结合分析参数间的相互关系来审查报告。结合影响检验结果因素进行审查。可以从仪器设备精度、操作性能以及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审查检测数据合理性。检测记录中出现异常数据的分析判断,可结合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内容进行审查。通过现场查看和检测过程追踪调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报告的可靠性。

③ 法律法规性审查

审查报告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04

检测报告更改

检测报告的更正是指对检测机构已签发批准送达客户后,因出现下列原因之一,需要对检测报告进行的更正或补充:

①发现检测报告对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出现问题且已影响到该检测报告所涉及的检测结果;

②发现由于采用了不正确或不完善的检测方法,导致检测结果有误;

③发现出具的检测报告有其他错误;

④为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

05

正确更改方式

①发布一个新的检测报告,以替代原检测报告。新报告应有新的编号并标明替代的旧报告号,并且回收旧报告;

②以“报告的更改或补充的通知”的形式通知客户(尤其是:采用电子传输时),应统一编制这种文件格式。一般来说,第一种方式使用更普遍。

所以说,只要方法、程序符合要求,检测报告是可以修改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