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改变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11-21 19:47:56

最近几年,大家都觉得实体生意不好做、工作不好找、房地产下行导致了资产贬值,普遍觉得日子不大好过,以前年末年初,沿海各地市都在愁招工,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基本看不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

人口红利促进制造业发展,带动经济腾飞


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后开始起飞,改革开放的前30年,我们依靠的是人口红利,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人民有工作,大家有饭吃。各种招商引资,外资疯狂涌入,整个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腾飞,帮助中国GDP跻身世界前二。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改变(1)

依靠人口红利带动的制造业发展都会存在瓶颈,人力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制造业的规模就会回落,这是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的过程。长三角的制造业已经是中国制造业的顶峰。

房地产下行导致的投资平稳甚至减缓,制造业瓶颈及外部环境导致的出口下滑等旧的经济动能下滑太快,导致了大家觉得日子不大好过。中国经济需要转型,需要有新的经济动能,用新的经济动能来填补旧的经济动能下滑产生的缺口。

专精特新发展战略


新的经济动能简单的说就是升级现有的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腾笼换鸟,自然淘汰低端制造业,依靠工程师红利,发展高精尖产业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改变(2)

国家为了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不仅推出了产业扶持政策,还为推动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道路,制定了一整套的扶持孵化系统工程,即专精特新发展战略。

专精特新发展战略最早出现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十二五”时期,要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即专业、精细管理、特色和创新,同时制定了专精新特发展战略的孵化步骤。

首先是选取底子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建立孵化池;

接下来将更有潜质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成专精特新企业;

再然后将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孵化成专精特新国家小巨人企业;

最后再将小巨人企业培育成各赛道领域的领头羊。

经过十几年的投入发展,我国专精特新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止到当下,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有近10万家,其中小巨人企业有近1万家。虽然看起来数量比较多,但是如果作为新的经济动能,填补旧的经济动能下滑产生的缺口,还远远不够。

2021年我国房地产销售是18万亿,2022年是13万亿,今年估计在11-12万亿甚至更少,仅仅是房地产导致的投资动能下滑就有6万亿的缺口。10万家专精特新企业,如果以年平均销售额5000万计算,总体也才5万亿,都不够填补房地产下降的缺口。所以大家才会觉得经济不行,日子并未好转,但新的经济动能不是一蹴而就,也需要有发展过程。

过去的十几年是房地产黄金时期,依托房地产来钱快,再把钱投入城市基建,三年一小变,五年就是大变化,GDP就都这在上面了,导致了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不够重视。

改变是从2021年开始。2021年房地产发展到了高潮,其对社会的危害弊端开始显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遏制房地产过热的政策。2021下半年政治局会议将“专精特新”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同年9月北交所成立,主要任务就是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金融服务实体的一个重要举措。

专精特新发展现状


2022年开始各地政府全面铺开专精特新战略。

从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9.8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21.5万家。2022年后专精特新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效果,进入孵化池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底子越来越厚。

从行业分布来看,1.2万家小巨人企业中,制造业超1万家。超四成企业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几乎全部分布在高端制造领域。

从创新能力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超20万项发明专利,户均发明专利约17项。此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制定、修订行业标准总计近4万个,户均超3个。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改变(3)

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持续下去,再过几年,专精特新企业将有望很快达到二三十万家,假如每家企业按照年均6000万的营业额计算,届时,专精特新企业的年收将很快达到18万亿规模,相比当下房地产下行带来的下滑缺口,已经远远超出,届时经济将有望走入另一个可持续增长的相对比较舒适的轨道

未来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升级,将主要依靠这些专精特新企业来推动,中国也将从“世界工厂”迈向“智造强国”。当前中国的国产大飞机、航天技术、5G、汽车、太阳能、锂电、风力涡轮机、无人机、盾构技术等已经走在了前列,率先实现了智造产业升级。接下来将是新材料领域、半导体领域、人工智能等基础工业的产业升级,现在已经在不断地进步、突破。“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新鲜词汇已经成为外媒报道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高频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