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简述我国主要的教学原则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11-29 01:04:11

我对“教学方式”的认识和理解

我国教育学家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关系出发,对教学方式进行了界定:“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活动状态,表明教学活动实际呈现的形式,如讲授法中的讲述、讲解、讲演,练习法中的示范、摹仿等。没有独立的教学任务,服务于某一方法所要完成的任务。同一教学方式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包含于同一教学方法之中。它能使教师的工作方法形成独特风格,赋予教学方法以个人特征,也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个人特点。”。

论述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简述我国主要的教学原则(1)

但是后来由于研究者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对教学方式概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尹中富、钟顺琴认为,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的教学观念和基本行为,包括教师怎样教的观念和行为,学生怎样学的观念和行为,强调的是师生的共同参与。而吴效锋认为:“教学方式是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之间的中介,是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与活动方式、方法的结合”。李森、杨正强认为“教师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教学行为和活动方式、方法的结合”,只强调了教师方面。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认为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为了教与学而展开的活动方式,在这里,着眼于教师的活动方式谓之教授方式,着眼于学生的活动方式谓之学习方式,着眼于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谓之教授、学习方式或学习指导方式,区分了教授、学习及其相互作用。

论述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简述我国主要的教学原则(2)

综合以上论述,笔者倾向于认为教师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而具体地采取不同的教学行为和活动方式。教师教学方式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同时也关系到师生交互活动的融洽度与有效性。可以看出,该定义的重点落在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上。尽管教学方式变革是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往往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否发生相应的转变主要取决于教师怎样引导、怎样帮助。

作者简介:张玉彬,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课堂教学。邮箱649387486@qq.com。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