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的特征有哪些,护理理论及相关理论有哪些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12-04 09:07:4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都有哪些需要?马斯洛将告诉你人类的基本需要。

人具有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作为生物个体,人依赖空气、食物、阳光、水等自然条件,否则无法生存;为延续种族,人需要性、婚配及繁殖后代。作为社会个体,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必须依赖群体等社会条件以及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提高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人们形成对社交、文化、科学、艺术、政治生活的需要。需要(need)一词,汉语词典定义为"个体对事物的*或要求"。在英语中,"需要"一词可以理解为未满足的*、要求或由剥夺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

需要具有对象性、发展性、无限性、独特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等基本特征:①人的任何需要都指向一定对象,这种对象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或社会的。②人的需要是随着年龄、时期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③需要是人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一切动机的源泉。需要并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当一些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④无论性别、年龄、种族、社会文化背景,拥有共同的基本需要。同时,需要具有个人独特性。⑤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需要的产生与满足要受到所处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一文和1954年发表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有不同的层次,并论述了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basic human needs theory)。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特殊需要。基本需要指"在某种可以察觉的程度上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全人类所共有的需要。特殊需要是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各自不同的需要,如嗜好、服饰等。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内部就会处于焦虑状态,这种焦虑会激发其产生行为动机,导致某种行为的形成。如果某种需要持续处于不能被满足的状态,则将直接影响健康,而满足了需要则可治愈疾病。

1.人的基本需要层次: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由低到高分可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并用"金字塔"形状来加以描述 (具体如下图所示) 。

①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求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空气、食物、水分、排泄、休息、睡眠和性等。生理需要是优先产生并有限度的。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它就不再是个体行为的动力,个体则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反之,一个人被生理需要控制时,其他需要则会被推至次要地位。

②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安全感、避免危险、生活稳定、有保障。安全包括生理上的安全与心理上的安全。前者是指个体需要处于一种生理上的安全状态,以防身体上的伤害或生活受到威胁,如视力弱者配戴眼镜以矫正视力。后者则指个体需要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觉,避免恐惧、害怕、焦虑等心理感受,如人们更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因为在熟悉的环境中往往感到安全,而在陌生的环境中易出现心理的不安全感。

③爱与归属的需要:又称社交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个体对家庭、朋友的需要,对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爱的需要。如果爱与归属的需要未被满足,就会产生孤独被遗弃感、自卑感、挫折感,甚至对于生活感到绝望。

④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人对尊严和价值观的追求,包括自尊、被尊重和尊重他人。尊重的需要对于促进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尊重需要不被满足,就会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出现自卑、软弱、无能等感受。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个人的能力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使人感到最大的快乐。

护理理论的特征有哪些,护理理论及相关理论有哪些(1)

除以上的需要外,马斯·洛在1970年修订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还提到求知需要(needs to know)和审美需要 (aesthetic needs)。但认为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实它们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2.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具有层次,且相互关联,但人需要的程度和满足方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其基本观点如下:

①这些需要是人类普遍存在的。

②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有一定层次性。一般情况下,生理需要是最重要的。但不是绝对固定的,如古人"饿死不受嗟来之食",即体现了为了维护人自尊的需要而放弃生理需要的满足。

③有些需要须立即和持续予以满足(如对空气的需要),而有些需要可以暂缓满足(如食物、睡眠等),但最终还是需要得到满足的。

④通常一个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更高一层的需要才会出现,并逐渐明显。但是,有些人在追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时会出现重叠,甚至颠倒。如有的科研工作者为探求科学真理(自我实现的需要),不顾试验场所可能存在危害生命的因素(安全的需要)。

⑤层次越高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差异越大。如人们对空气、水的生理需要的满足方式基本相同,但对自尊、自我实现的满足方式却各有所异,如作家通过写作、运动员通过参加竞赛来获得满足。

⑥各层次需要间可相互影响。如有些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非生存所必需,但它可以促进生理机能更加旺盛,生活质量更高。

⑦随着个体需要层次向高层次移动,各种需要满足的意义会因人而异。这些受个人的愿望、社会文化背景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

3、需要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需要理论对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如下:

①帮助护理人员观察、识别护理对象未满足的需要的性质以及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这些未满足的需要是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和解决的护理问题。

②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领悟和理解护理对象的言行。如患者在手术前急需了解手术的注意事项,这是安全的需要;患者思念亲人,表明其爱与归属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

③预测护理对象尚未表达的需要,或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如在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安排几分钟为其介绍环境、主管医生,并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病室,让患者有安全感,可预防患者因环境陌生而产生的紧张和焦虑。

④系统地收集和评估护理对象的基本资料。需要层次理论可作为护理人员评估护理对象健康资料的理论框架,借助这个理论,护理人员可系统地、有条理地收集和整理资料,避免资料的遗漏。

⑤依据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识别护理问题的轻、重、缓、急,确定护理计划的优先顺序。

一般来说,维持生存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必须优先予以满足。在满足低层次需要的同时,应考虑较高层次的需要。欲读更多精彩医学美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明雅医学联盟。


思考题:

1、简述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