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输液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如密封瓶内粉剂溶解速率过慢影响工作效率,配液过程中操作不当溅洒药液导致浪费,以及因缺乏抽吸技巧致药液残余过多剂量不精准。
鉴此, 为提高护理时效性、确保输液精准性、减少浪费,我在短期的实习经历中,总结出一些药物的配置及抽吸方法。
根据瓶内压力情况可分为正压、等压、负压三种类型,抽吸方法据不同压力情况而定。
正压
瓶内为正压 , 应直接向瓶内注入溶媒,不可注射空气,注入空气容易导致瓶内压力过大药液喷出。如头孢他啶,瓶内原本为负压,但粉剂溶解后产生二氧化碳,则瓶内变为正压。
操作方法
抽取所需液体量,排空气后将针头刺入瓶内,摇动溶解药物,易溶粉剂可不必去除针头直接抽吸干净,若难溶,静置一会儿后再次抽吸。由于瓶内压力大,我们要注意扎入瓶塞原孔内,这样就不会存在多个孔洞,以防药液从其他孔飞飙出来。
等压
瓶内是等压,即瓶内压力与大气压平衡,大多数药属于此类,例如韦迪,苏灵等,抽吸药液时,根据感受到的瓶内压力大小,酌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
操作方法
推气速度不可过快,若一次性注入过快过多,药液容易从针孔喷出,此时不要慌乱,正确处理是将瓶正置,用注射器抽出多余的空气排出。
负压
瓶内是负压,负压状态可以避免药物因漏气导致药物变质,如美洛西林,这种情况下,由于压力差,溶媒很容易从注射器进入瓶内,但抽出药液却很困难。
操作方法
注射器内抽取所需溶媒量后,须抽吸等量空气再将针头刺入药瓶内,减小瓶内负压,晃动瓶身,药液溶解后可很顺畅地抽吸出。
图文无关
其他
(一)部分瓶装粉剂如头孢曲松、头孢硫咪等药物,瓶塞过长而中间又有橡胶塞沟槽,常规抽吸易造成瓶内药液残留。
操作方法
在抽不尽的情况下可将针头朝里进入少许,使注射器针头的斜面紧贴瓶壁,边抽边退针,药瓶底部略向下倾斜,再抽吸可抽取干净。
(二)配置易产生泡沫的药物如头孢替安、克林霉素。调配易产气药液时,产生泡沫太多占据瓶内空间,导致药液难以抽吸干净。
操作方法
溶解药品粉末时,首先确保注射器针头在瓶内上部,瓶口朝上,然后沿瓶壁缓慢注入溶媒,不要注入空气或来回抽吸,避免产生过多气泡。若已产生气泡,可将之静置一会,待泡沫消退后再抽取。
(三)配置难溶性粉剂
许多抗菌药物类粉剂较难溶解,如美洛西林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等,小团块凝结聚集在瓶底,溶解不彻底,影响药物剂量准确性。
操作方法
1.负压法 常规消毒瓶塞后,用注射器注入溶媒后抽出瓶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状态,由于压力差可使粉剂内部裂解成小团块小颗粒,从而完全溶解。
2.预震负压法 先予震荡或摇动,可使聚集于底部的药物粉剂预先呈分散状 , 再进行负压法 , 可极大提高溶解速率。
(四)抽吸油剂
很多油剂例如黄体酮溶液很粘稠,黏附在瓶壁上,若直接拿出来抽吸,药液难以抽净。
操作方法
将这类药物拿出来静置五分钟以上,待瓶壁上的全部药液汇聚到瓶底,即可减少药液残留,减少药物浪费。
在看似机械重复的临床工作中,熟悉常见药物的特性,不断总结归纳整理方法经验,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把握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小萍.难溶性抗生素粉剂不同溶解方法比较分析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2):11-12.
[2]樊晋,普雪琼.药物配制的经验[J].西南国防医药,2008,18(5):740-741.
[3]方巾,王俊.自密封瓶吸取粉剂药物方法的探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8):129-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