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生病了,可以坦然地在阳光下,而有的人生病了,却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甚至每次拿药、吃药都要躲起来,因为他心里知道,如果被别人知道了,一定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还会下意识地远离自己。这个病,就是艾滋病。
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超105.3万,九成以上通过性传播
根据卫健委发布数据,2020年我国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其中死亡人数为18819例。
在这庞大的感染人群中,发现了两个比较突出的群体,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那就是学生和中老年人。
50岁以上感染者2011年是22%,到了2020年发展为44%,而青年学生病例为3000例,九成以上通过性传播。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是这两类人感染者飞速增长?
分析后发现,中老年人感染疾病主要和情感空虚、对疾病缺乏了解有关,有的老人得病后依然活跃在社交群体中,不觉得它是什么了不得的病,甚至有的人因为自己年龄大而更加放心,觉得自己不会中招。越是不了解,就越是胆大,他们不怕疾病,更怕情感上的孤独。
而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一方面也是对疾病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好奇心作祟,没有接触过、尝试过,所以更想去试一试,但是却没有做好防护,结果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中。
其实这两种群体感染人数完全可以降下来,只要对他们进行科普和宣传,知道如何保护身体预防疾病,就能从源头断绝传染,哪怕已经出现危险行为也不用担心,只要知道如何采取阻断措施,照样能把病毒隔绝开来,关键前提是,你必须对疾病有所了解,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可能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从而去采取措施。
人类发现艾滋病已经41年了,每年近两万人死亡,为何它这么棘手?
可能有人会说,连癌症我们都能治疗,还搞不定一个小小的艾滋吗?药呢?疫苗呢?其实,自从1981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科学家们就没有停止过研究它的步伐,比如说在那六年后出现的齐多夫定,是第一个对战艾滋的药,到现在,已经出现几十种药物,其中销量比较高的7种均能在中国买到,供患者按时服用。
可是,每天吃药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如果有一个疫苗,打一下就不会被感染,或者有一个神奇的药水,打一下就能把所有的病毒消灭,那该多好。想象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在艾滋病这里,任何常规手段都不能如期进行。因为病毒具有3个特点:
- 突变速度太快
- 会隐身在细胞中
- 逃跑能力强大
艾滋病之所以棘手,是因为它会从免疫细胞入手。对疾病有一定了解应该会知道,患者的免疫力很差,很容易发烧、乏力、长疱疹,若是不吃药,身体很快就会被拖垮。本来免疫细胞的职责是揪出病毒并消灭病毒,可是现在病毒学会了隐身术,大摇大摆地从免疫军面皮子下走过都没事。
不仅如此,它还能操控整个细胞生产中心,直接把生产出来的新细胞转化为自己的同伙。这就导致正常免疫细胞数量越来越少,而病毒数量越来越多。
当我们想用疫苗对付它的时候才发现太难了,病毒不停在突变,疫苗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就算接种疫苗,毒株也已经发生变化,不再适用。
概括来说,病毒就是一个又会变装又会变异又特别会逃窜的坏蛋,目前还没有一种办法能把它一个不剩的揪出来并消灭,但是,现在不能不代表以后不能,科学精神就是不断探索,总有一天会研究出解决办法。去年6月,联合国大会表示决心,要在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现状,相信在各个国家的努力下,艾滋病总有一天会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艾滋病虽然治不好,但是可以预防
对于健康者来说
要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不让病毒有机可趁,输血、献血要在正规场所,使用前彻底消毒,第一次用品用完即扔,妥善销毁。在私人感情生活上,要守住本心,洁身自好,做一个从一而终的人,同时还要有一双慧眼,看清伴侣本质。
大学生和中老年人,在寻求情感寄托的同时要保护好自己,定期听宣传讲座,了解疾病的危害,谨慎交友,使用安全防护措施让身体远离病毒侵犯。
对于疑似感染者来说
疑似发生了危险行为后,只要在72小时内就有挽救可能,不要自暴自弃,这个时候只有靠自救。尽快赶到传染病医院找医生评估,拿药、吃药,谨遵医嘱,不要漏服,即使有轻微副作用产生也不要随便停止。
一定要吃够疗程,不要因为任何经济、侥幸心理、他说自己没病等原因而断药,只有吃够疗程,阻断成功率才会高。吃完药后做检查,显示没有病毒才算成功。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来说
接受事实,不要过度沉浸在悲伤、质疑、低落等负面情绪中,也不要做出危害社会的举动,尽可能地了解疾病,按时服用药物,多听听医生的建议。副作用不用担心,很快就会适应,到了约定时间按时复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更新,我们对待疾病的态度也变了,不一定要战胜它,只要能逐步控制它,通过吃药将病毒控制在安全线以下,患者的生活就不会受影响,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等待治愈的希望。
参考资料:
[1]怀疑“中招”染“艾”?72小时内抓紧阻断·光明网.2020-12-09
[2]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超105万 这两个群体值得关注·中国新闻网.2021-12-01
[3]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这份宣言为何有底气·中国青年网.2021-06-10
[4]外媒分析:为何治愈艾滋病如此艰难?·参考消息.2021-12-03
[5]预防艾滋病需正视“两头翘”现象·人民网.20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