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被疯狗咬伤以后需要打狂犬病疫苗,赶在发病之前让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消灭入侵的狂犬病病毒,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产生抗体依赖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然而处于艾滋病发病期的病人,打狂犬病疫苗能有效吗?会不会因为不能产生抗体而死于狂犬病?
首先咱们看看维基百科上对艾滋病的描述。
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病。艾滋病是后天性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缺陷而导致严重随机感染及/或继发肿瘤并致命的一种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通常也俗称为“艾滋病病毒”或“艾滋病毒”。 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患者所遭遇严重的病理呈现,主要源自于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的感染。此病毒属于一种反转录病毒,主要针对人类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进行感染并改变其运作模式,包括辅助型T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等,其中又以直接破坏细胞膜上具有CD4辨识蛋白特征的T细胞(简写作CD4 T细胞)的结果最为严重,因为CD4 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辨识外来物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一旦CD4 T细胞受到感染而不表现CD4辨识蛋白,或甚至造成此种细胞死亡,导致每微升血液中CD4 T细胞数量低于200时,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就几乎完全失去功能,进而导致平时不易感染健康人类的微生物得以大肆入侵,由于受HIV感染个体无法有效分辨敌我,最后导致严重的各种感染症,总称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以上引自维基百科)
简单的说,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人免疫系统对病毒进行识别,并产生相对应的抗体。然而,艾滋病发病期的病人,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细胞免疫几乎完全失效,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抗体肯定是不能与正常人群相比,那么是不是就完全不能产生抗体呢?
在国外一项研究中,对普通人群,无症状HIV患者,有症状HIV患者各30名进行狂犬病暴露后接种试验,于第0、3、7、14、30天各接种一针(注:我国5针法为第0、3、7、14、28天各一针),结果如下图所示:
这项研究说明,HIV患者在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后,也是能产生一定浓度的抗体,达到预防狂犬病的目的,但由于免疫系统被破坏,产生的抗体水平远低于健康人群。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HIV患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注射人源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一些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患者的研究表明,CD4 细胞计数非常低的患者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体反应明显低下或检测不到。当这些患者和其他免疫功能不确切的人群发生的II 级和III 级暴露,需要在正确彻底的伤口处理和消毒同时,局部浸润注射人或马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全程5 个剂量肌肉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可行,在疫苗接种2-4 周后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以评估是否需要额外剂量的疫苗。
(以上引自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二版报告)
想了解更多疫苗接种、预防免疫等方面的知识吗?请订阅我们的头条号“免疫与健康”,传播免疫知识,共享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