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到底讲的什么,烈日灼心最后几分钟深度解析

首页 > 宠物 > 作者:YD1662023-11-03 01:33:58

那时候,特别爱读一份《故事大王》杂志。有一天,我鼓起勇气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因为漏买了一期,希望他们可以寄给我一本,还随信附了零售的价钱,6块4毛。

虽然不是什么特别隆重的事,但一个小人儿给一个大编辑部写信,对于九岁孩子来说兴奋极了。我把它压在枕头下面,想着编辑部会收到它,会拆开来读,会给我寄来一本书,就捂着被子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笑,怎么都睡不着。

这种兴奋很快就惊动了我妈。她看我在床上抽来抽去,问我怎么了。

“我明天就要给《故事大王》编辑部寄信了!”那种状态,绝不亚于《还珠》里的小燕子发现自己有一个哥哥。

“赶紧睡!”

“嗯!”我笑着答应,但亢奋的小心脏扑腾扑腾,根本安静不下来。

催了我几次,我妈终于怒了。

“怎么这么不省心!不知道明天要上学么!寄个破信,激动什么啊你!我让你不好好睡觉--”

下一秒,她抽走了我的信,“嘶”的一声——一切都没有了。

“给我睡!”她重重带上了门,出去了。

世界一下子陷入了寂静。

而我,好像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没有意识到我的信再也无法寄出,更无法收到编辑部送给我的书了。

我甚至记不清那一刻眼看着信变成碎片到底是怎样一种心情,只模糊记得自己躺下了,似乎没有哭,但不记得有没有如她的愿很快睡着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选择性失忆”,是指人遇到一个无法接受的刺激时,潜意识会选择忘掉这件事情。大概,我的“潜意识”就这样默默运行了。

我记不清眼看着信变成碎片到底是怎样一种心情了,只模糊记得自己躺下了,似乎没有哭,但不记得有没有如她的愿很快睡着了。

后面的日子,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直到不久后的一天,爸爸去编辑部所在的上海出差,带了一份外滩拼图给我,背面竟赫然有“《故事大王》编辑部 赠”的字样。我大吃一惊,但很快认出那是爸爸的字。

“买的就是买的,写了字骗人干什么?”

“怎么说话呢?这不是爸爸妈妈的心意么,你要懂事。

烈日灼心到底讲的什么,烈日灼心最后几分钟深度解析(5)

人对于童年缺失的东西,往往在成年后还会有一种心理补偿,认为这样东西获得的越多越好。

父母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来,因此习惯用物质来覆盖一切。

而我们,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解和平等对待,往往格外珍惜与我们有精神共鸣的人。

朋友Y就是这样一个人。

Y在大学里谈了一个男朋友,与Y是老乡,非常地爱她、懂她。Y喜欢古诗词,男友从不像其他人一样问她“学这个有什么用”;Y毕业想留在大城市,男友从不说房价又飙到了几万,而是鼓励她有梦想就一起努力。

她喜欢的东西他未必全喜欢,但他有足够的尊重,愿意去了解它。

这样一份我们羡慕不已的感情,却遭到了Y父母的极力反对,理由是男孩子家境普通,不符合Y父母勾勒的乘龙快婿蓝图。

Y努力争取,父母却毫不退让。他们咆哮着:“我们想让你过得好,想把最好的都给你!你怎么这么拗!”

多么可悲!父母一直想把他们认为“最好的”都给孩子,却从不关心孩子心中什么才是“最好的”。

故事的结尾,Y与男友没有在一起,但也无法接受父母安排的一次次相亲,一直一个人在外地奋斗。

“他们从来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也从不认为应该跟我平等地沟通。”

烈日灼心到底讲的什么,烈日灼心最后几分钟深度解析(6)

父母与子女间因为无法理解而生出的隔阂,像一道伤疤,横亘在成长与家庭中。

父母似乎总也想不通,自己恨不得什么好东西都捧给孩子,为什么他不能好好听话?

爸爸为李玩带来一只新的狗,但她只想要爱因斯坦;想带李玩融入大人的饭局,但她只想去看天文展览。

他们忽略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但凡“独立”,就会有自己的想法,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一面,不能以一句简单的“为你好”把自己的标准与喜好强加给他。

大部分孩子懂得父母对自己的爱,却无法改变、也无法接受这种“蛮横”的爱。

你们对我的好却总不能让我快乐,这真是一件让人遗憾又无力的事。

烈日灼心到底讲的什么,烈日灼心最后几分钟深度解析(7)

作者:小秤砣。选择困难症晚期,31岁开始认真追逐文学梦想的天秤女。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