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绣坊的电视剧,古装神话剧100部

首页 > 电视剧 > 作者:YD1662023-04-23 14:22:37

明代苏绣长在了文人审美上

在宋代“文人画”和画绣的艺术审美基础上,明代的苏绣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山水、花鸟、佛像等主题也成了刺绣艺人喜爱的题材。

正德年间(1560年—1521年)的户部尚书、文渊大学士王鏊编纂的《姑苏志》曰:“精、细、雅、洁,称苏州绣。”这对于苏绣用色、技巧、画面等层面风格的精准概括,一直沿用至今,用以区分苏绣和其它名绣。

明代苏绣之所以能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收藏风尚,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明代苏绣深受当时吴门画派的影响。

“吴门画派”是明代中叶在吴中地区形成而影响全国的重要画派,以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为代表,他们大都擅长诗文,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所以画风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开创一代新风,取代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他们注重笔墨表现,强调感情色彩和幽默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而这些也正是苏绣所表现的风格特点,所不同的是它以针代笔,以线代墨来表现文人画的思想和感情,却与画有着异曲同工之美,也使苏绣独树一帜位于四大名绣之首。

有绣坊的电视剧,古装神话剧100部(9)

唐寅 《月泉图卷》 手卷 水墨纸本 来源:北京保利

苏绣时以古今名人书画作品为底稿,“吴门画派”也直接推动了苏绣的发展。不少吴门画派的画师开始为苏绣设计、描画底本,将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引入到苏绣当中,通过对这些书画技巧的描摹和借鉴,苏绣更趋精美雅致,从民间艺术一举登上大雅之堂,敢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锦心似玉》剧中女主罗十一娘在绣坊仙绫阁给一众绣娘授课时也提到了画绣要以画稿为本,画艺直接影响到刺绣的绣稿和制作。与苏绣受到“吴门画派”的影响如出一辙,反映了文人画家的闲情逸致。

有绣坊的电视剧,古装神话剧100部(10)

《锦心似玉》剧照

明清以来著名的苏绣名家有金淑芳、丁佩、凌杼、薛素素、薛文华、沈寿……每一个名字都是苏绣的一段历史和传奇。

但苏绣艺术品传世极少,万历年间金淑芳所绣《观音大士像轴》,为难得一见的明代苏绣精品。所绣大士倚石而坐,韦驮一旁侍立,前为海水云龙。绣款:“万历己未孟春,金氏淑芳恭刺”。另绣题诗,款署:“华严弟子盛可继敬书”,朱绣“可继”、“世芳”印。此图针法繁复,有十余种之多,如观音飘逸的发丝用套针,手中念珠用齐针,韦驮盔甲用网针,龙身用刻鳞针,石山等用套针。针脚细密平齐,以丝线色度变化形成晕色效果,极具画意。

有绣坊的电视剧,古装神话剧100部(11)

明 金淑芳绣 观音大士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有绣坊的电视剧,古装神话剧100部(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