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新军,大部分观众想到了可能是《独立纵队》中有血有肉的抗日英雄孟云霄,《垂直打击》中有勇有谋的特战队大队长杨亿,亦或是《黄河绝恋》中的血性军人黑子,但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角色实属抗战武侠剧《抗日奇侠》里“手撕鬼子”的王牧风,这部剧曾被网友用来鬼畜、恶搞,甚至被吐槽为“抗战神剧”鼻祖,王新军也由此被观众调侃为“抗战神剧”本“神”。几日前他在微博发表长文对此做出回应:“聆听观众的声音是我的职责所在,大家这些年来的肯定与批评,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把观众的评价牢记在心,王新军决定重新定义“抗战剧”,改变观众一提起这类题材电视剧就觉得是粗制滥造的偏见。
日前,由王新军执导并主演的《河山》正在北京卫视热播。此次他从演员转型为导演,制作出这部历经5年时间的打磨,6个多月的拍摄,跋涉近4000公里,动用群众演员近4万人的作品。作为一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精品抗战题材剧,《河山》以史为据,通过一群极具代表性的小人物在大时代下守护大好河山的峥嵘过往,彰显抗战英雄身上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展现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紧密关系。近日,王新军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的独家专访,和大家分享了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人物要在框架里行走”
正面回应“抗战神剧”本“神”
王新军出生在军人家庭,自己也曾是一名军人,因而对于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无论是来自家庭的耳濡目染,还是来自部队的亲身体会,这份军人情结使他更愿意用生死情怀,去诠释对于生活中亲情、爱情、友情、家国情等情义的认知,由此《河山》便成为了他的导演处女作。
带着对于以往参演抗战剧时的反思,在“情节大于人物还是人物大于情节”这个问题上,王新军决定先以一个扎扎实实的人物作为核心,再围绕人物将故事娓娓道来。剧中,王新军扮演的卫大河是一个性格豪爽耿直,骨子里刻着忠孝节义,但又不失敏锐和叛逆的陕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卫大河被调到中条山游击纵队与八路军、中央军、晋军、川军共同抗日,这段时间里他完成了人生蜕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在捍卫祖国国土之时,他宁死不屈、霸气十足,在陪伴父母之时他乖巧得像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在追求爱人的时候他又不乏可爱笨拙,卫大河内心复杂的情感转换被王新军拿捏得恰到好处。他希望塑造出来的形象是丰满立体的,但又不能因此失了约束,“人物要在框架之内自由地行走,而不是随心所欲。”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相比其他“抗战神剧”中的英雄角色,卫大河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