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要如何获得幸福呢?幸福有什么秘诀吗?罗素在这本书中给出了三个获得幸福的方法。
第一,对人和事保持友善的关切。
罗素认为,“基本的幸福最重要的立足点是对人对物的友善的关切”。
当我们乐于观察他人,乐于关心他人的时候,我们可能获得的善意的回馈就越多。
人跟人之间是需要互动的,你来我往,互相慰问关切,自然要比那些冷漠的的关系,更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倘若我们持续付出这种善意的关切,我们其实是在为自己塑造一个充满爱的生活环境。
对物的关切也很重要,虽然它没有对人的关切那么重要,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爱的物品或者喜爱的事物。
当我们被喜爱的事物所包围的时候,烦恼会暂时离我们远去,内心的平静和喜悦会让我们感到幸福。
我们对越多的人和事物感兴趣,我们获得快乐的机会就越多,或者说我们走出困境的出路就越多。
比如,一个人喜欢跳舞,那么当他遇到挫折和痛苦的时候,它可以通过跳舞来疗愈自己,通过跳舞来转移自己痛苦的注意力。
而一个不爱跳舞的人,他只能寻找其他的适合他的方式来疗愈自己。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只关心他自己,总是对外界的人都不感兴趣,那么当他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他会发现,他在他的通讯录里找不到一个真正可以倾诉的人。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选择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不可自拔,他不知道如何借助外界的力量,或者他完全对外界不感兴趣,他只关注自己的痛苦。
第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让人感到幸福。
阿德勒曾经说过,“人的一切烦恼,终归来讲,就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而最常见的人际关系无非就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
越是亲密的关系,越能够影响我们的幸福,比如说亲子关系。
不管是父母溺爱孩子,凡事都顺从孩子的心意,还是父母过度的责备孩子、惩罚孩子,亦或是忽视孩子,都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
心理学早已证明,原生家庭对人的一生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幸。
孩子的性格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建立,除了遗传的部分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都跟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脱不了干系。
罗素认为,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和孩子的人格平等,父母尽到他们的责任,发挥他们的权威,适当的管教和约束孩子,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但同时他们不过分的干预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夫妻关系甚至比亲子关系更加重要。
但凡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不好,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孩子。
罗素认为,一个良好的夫妻关系应该是彼此尊重,相互给予,共同分担,共同成长进步,而不是过度依靠,过度牺牲,过度讨好,更不是把对方当作实现一己私利的工具。
一个人只要处理好了最重要的亲密关系,那么他对于爱的需求,对于情感的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他在跟朋友、跟邻居、跟同事相处的时候也会更加融洽。
3.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培养自己的情趣。
除了睡觉,工作是占用我们时间最多的事情。
所以工作的开不开心,直接决定着我们一天是否感到幸福。
罗素认为,一份令人愉悦的工作应该包含两个要素。
第1个要素是技能的运用。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掌握多少技能,它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我们对技能的运用是游刃有余的,还是蹩脚的、不熟练的,都会影响我们对工作的幸福感。
第2个要素是建设性,或者说意义感。
我们的工作,对团队、对公司、对社会起着多大的作用,很显然,意义越大,我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越高。
罗素非常肯定休闲生活对于幸福的重要性,他不主张一个人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培养几个小情趣,更能够增添一个人的幸福感。
要特别注意的是,情趣跟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
你可以说,打游戏是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但你不能说,打游戏是一个人的情趣。
情趣是兴趣爱好中比较高尚的、能够带来精神上的安宁和富足的一种活动。
罗素认为,幸福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延展,一个人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的越多,那么他就越不会被自己内心的东西所困住,他的视野会越来越宽广,他对幸福的理解会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