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米无柴难煮饭”的石头城,到川中丘区的塞罕坝;从居民住宅人均仅3.5平方米,增加到30余平方米。百年来,位于成渝直线黄金分割点上的帅乡乐至,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规模显著扩大。城区面积从1949年的0.6平方公里到现在的23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从0.9万人到21万人,市政道路从9条到现在的130余条、总长度从1.25公里到近152公里……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从泥沙淤积的城河到现在的135公里雨水管网、112公里污水管网、14公里截污干管、10公里中水回用管网,从无照明灯到现在的4200余盏路灯,从无垃圾桶到现在的2000个垃圾箱……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从昔日仅有的1处且毁损严重的公园到“市民500米休闲计划”,行道树从不足100株到现在的5.8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3.6%,空气优良天数达94.5%,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
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乐至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努力建设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兴旺、人文和谐的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民间文艺挖掘者 见证城市发展路
“1939年,乐至县第一个党组织成立,共有18名党员、1个特支、5个负责人。他们中的部分党员,为了保护组织和同志,在遂宁英勇牺牲……”5月20日下午3点,乐至县老党员王同云在县电力公司为职工代表上了一堂生动的《不忘来时路 迈步新征程》党史课。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王同云,出生于乐至县蟠龙镇石匣寺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是乐至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退休职工,也是民间文艺挖掘者,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作家”。谈起乐至县城的百年变化,这位传统文艺寻根者、守护者深有感触。
乐至自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建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据乐至县志记载:解放前,乐至县城的房屋建设多以传统的穿斗结构为主,县城共有房屋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除官绅外,居民住宅人均仅有3.5平方米,居民居住条件非常差。当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前世修得道、下床就是灶”。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乐至县城新、改、扩建各类结构房屋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是1949年前的6.6倍。“受经济水平所限,70年代的乐至县城依然破败。”王同云回忆道,1977年,自己在乡下当赤脚医生,偶尔送病人进城就医。当时见到的县城建筑全是低矮瓦房,街边屋檐撑起不少牛毛毡蓬,街上几乎看不到汽车,没有粮票肉票的人们在街上,只有抱着膀子看一下热闹。街道上坑洼不平,自己走路都要担心跌倒,“到1978年,才修县城第一座三层高的楼房。”
从小,王同云就十分热爱阅读写作,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也没有丢掉自己的理想。1982年,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乐至县文化专干队伍,成为了党的一名文化工作者。“党实行改革开放,我才有机会跃出农门。”
入职到现在,王同云始终坚持文艺创作。40年来,为广泛收集民间故事、汲取创作源泉,王同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场镇乡村,用他的话说:“哪里人多就往哪钻。”因此,王同云见证了乐至城市向前迈进的每一步。
2004年,陈毅广场峻工;2005年,乐至县首座电梯式商住楼开始建设;2006年,建成2公里帅乡大道;2010年,建成长20公里的二环线,城市框架全面拉开……至2020年,乐至县城建成区面积增至1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增至25.3%。
让王同云称赞的,不仅是百年来城市规模的扩张,更有乐至生态环境的逆袭。
“车子跳、乐至到,脑壳撞个包,满车哭和闹”“有女莫嫁乐至县,三年就有两年旱,有米无柴难煮饭”,在王同云编纂的乐至民间文化选集中,记载着这样的歌谣。意思是,多年前,乐至是个缺水少绿、土壤稀薄、无柴煮饭的石头城。“一锄下去半锄石头,农民红薯煮不熟,县城只剩几棵黄葛树。”王同云说,因为缺木材,农村的柜子、风车、脚盆等用器,只好用石头来做。
据乐至县志记载,1958年,乐至县有林面积3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而在1958至1975年间,受“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影响,乐至林木被乱砍滥伐,森林覆盖率下降至0.98%。
改革开放后,乐至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绿意才一点点回归这座城市。1984年,乐至县委、县政府作出放开手脚植树种草加快绿化乐至的决定,3年全县造林面积达到49万余亩。此后,陆续开展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城市绿化等工程建设,至2020年底,乐至森林覆盖率达43.6%,空气优良天数达94.5%,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被盛赞为川中丘区的塞罕坝。
“南塔山、婆娑山、万寿山、文笔山四座千亩级城市森林公园先后建设,乐至真正成为了一座森林城市。”王同云自豪地说。
老党员感党恩 幸福生活比蜜甜
“你们好,热烈欢迎你们来采访。”5月20日,记者在乐至县香槟城小区大门口,见到了今年82岁的老党员邓良成。
在老人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进入小区,只见小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一串红、三角梅等各种各样的花儿在景观带中盛放,羽毛球场、蓝球场、乒乓台等体育设施分布在小区各处的公共区域。
“这套房子是2016年大儿子买给我们养老的,2017年装修后,我和老伴就搬进来住了。”邓良成告诉记者,这里十分舒适清静,周边配套也很齐全,生活在这里很方便。
乘电梯到4楼,记者来到了邓良成家中。房屋一室两厅、整洁温馨,装修成现代风格,家具家电齐备。老人说,现在的生活是小时候做梦也没梦到过的。
1939年,邓良成出生在乐至县三合乡(现童家镇)骑龙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他三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为了养活他,长年外出帮工。而自己的家中,无房屋无土地,他只好在亲戚家借宿。“一天只能吃一顿,10岁前只读了两年私塾。”小时候的困难景象,邓良成至今都记忆犹新。
解放后,邓良成一家分得了土地和房屋,他的父亲才从外地回乡跟他一块生活。得益于党的好政策,10岁后,邓良成进入文峰小学读小学,然后又读了初中、高中。1960年,在成都工作两年后,邓良成回乡当上了民办教师。1971年,邓良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有共产党才有我的今天,也才有现在这个家。”
1980年,邓良成调入乐至县食品公司当会计,遂带着一家人进城工作生活。“当时燃煤油灯、烧蜂窝煤,房屋低矮漏雨,一家几口人挤在3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邓良成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邓良成一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六个子女相继成才成家,且都有了自己的房子。“我有退休工资、老伴有新农保,医疗大部分能报销,子女平常也给一些钱,现在的日子根本不愁吃穿用。”
邓良成说,虽然现在没跟儿女住在一起,但自己和老伴的健康安全问题却不用担忧。因为社区照顾得很周到,会定时上门为他们俩免费量血压、检查身体,剪指甲和理发,自己有啥需求,社区都尽量办到,让他们老年人觉得很放心贴心。
每天早上9点,邓良成会和老伴一起出门。他将妻子送到离家300米的陈毅广场后,再回到离家50米的农贸市场买菜。大约10点后,他来到社区活动阵地,跟老友一起打乒乓球锻炼身体。闲暇时间,邓良成还会到社区“五点钟学校”任教,辅导孩子们的功课。
对于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活动,邓良成每次都积极参加。他说:“我是党培养的,我们家有4个党员,我经常教育孩子们,要爱党爱国爱家。”
实习生 耿楠 全媒体记者 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