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兄弟大结局完整版,十兄弟电影完整版结局

首页 > 电影 > 作者:YD1662023-04-20 15:56:32

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为首的所谓"太祖义社兄弟",也称为"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

后周世宗初年,各人发展情况已有很大差异,地位也已相当悬殊。此时"义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赵匡胤,而是李继勋。赵匡胤主要是在世宗后期得到迅速提拔,成为殿前司的正长官。

李继勋

“义社十兄弟”中不仅最年长,而且升迁速度最快,是第一个升任殿前司副长官殿前都虞侯、第一个建节。在攻打南唐时失职,次年七月才免去其节度使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后任战棹左厢都部署,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没有参与“陈桥兵变”,不属于翊戴功臣。后在进攻北汉边境及抗击北汉中屡建功勋。曾大败北汉名将刘继业(即后来的杨业),兵临太原城。契丹来救,李继勋才率军退回宋境。次年又随太祖攻北汉,后退兵。太平兴国2年死,终年62岁。

《宋史》评价:继勋累历藩镇,所至无善政,然以质直称。信奉释氏。与太祖有旧,故特承宠遇。

十兄弟大结局完整版,十兄弟电影完整版结局(1)

石守信

宋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末,为太祖副手。资历也较深,后周恭帝时建节,兼任殿前都指挥使。是太祖“义社十兄弟”中第三个建节的,成为后周的高级将领。“陈桥兵变”时在京城里为内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确保了太祖登极。建隆元年李筠、李重进反宋,石守信均为主帅,在太祖亲自督战下,迅速平定叛乱。已加同平章事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赵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权,即请求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名义,专任天平军节度使。太平兴国9年死,终年57岁。

《宋史》评价: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

十兄弟大结局完整版,十兄弟电影完整版结局(2)

韩重赟

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末,已升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参与了“陈桥兵变”,“以翊戴功”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建节。参加了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的战争。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罢军职出为忠正军节度使后,韩重赟继任殿前都指挥使。乾德5年,有人“谮(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太祖大怒,要*韩重赟。赵普谏说:“亲兵(指殿前司禁军),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同年2月解除他的军职,出为彰德军(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开宝2年(969),太祖亲征北汉,韩重赟任为北面都部署。开宝7年死。

《宋史》评价:重赟信奉释氏,在安阳六七年,课氏采木为寺,郡内苦之

十兄弟大结局完整版,十兄弟电影完整版结局(3)

王审琦

也是“义社十兄弟”,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时屡立战功,恭帝时升任殿前都虞候。“陈桥兵变”时在京城里与石守信同为为内应。宋建立初既建节,兼任殿前都指挥使。参加了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的战争。建隆2年罢殿前都指挥使。开宝7年死,终年50岁。

《宋史》评价: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诛求。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兴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自此侍宴常引满,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

刘廷让

本名光义,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曾祖刘仁恭,唐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唐末割据者;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一作毅)入麾下,后周太祖时,任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太平兴国三年,刘廷让在外征战失败,因不满对李继隆战败无罪释放的处罚,便上表要求回京城,未等宋太宗批准即擅离治所南归,因而被下御史台按问,被削夺官爵配隶商州(今属陕西)。刘廷让在贬途中绝食,行至华州(今华县)死,终年59岁,也许宋太宗觉得对刘廷让处分太重,"太宗念之,赠太师"。

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史*载不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