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有一个叫左兰姐的剧名,有个港电影讲几对夫妻

首页 > 电影 > 作者:YD1662023-05-08 10:31:01

《余罪》

网络电影的拍摄节奏,也确实锻炼了她的演员素质。原本三个月拍一部戏,她会在拍摄过程中慢慢找到感觉,慢慢越拍越有状态。但网络电影不会有这个时间,她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一拿到剧本就吃透整个人物,到了片场绝不耽误一分钟时间,交出最完美的状态。

市场也在经历大浪淘沙式的洗牌。2016年,网络大电影的年产量达到2000多部,之后逐渐递减。2020年只有784部影片,但10%分账票房过千万,这意味着大量尾部影片出局。徐冬冬开始感受到行业里的变化,在最新一部戏里,她开始尝试演反派女狙击手,“越来越多新题材了。”

接受《博客天下》采访时,她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学习”:学新角色、学项目经验、学沟通能力……这种学习是博而杂,她汲取台前幕后每一份知识,然后生长出蓬勃旺盛的适应能力,誓不被时代列车撇下。

“如果我就要艺术,就要大制作,那我估计被自己气死了。”徐冬冬说。

她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是满意的,“每个行业都有顶尖精英,也有不是佼佼者的大多数人。我们跟那些人是一样的,我们在有限的范围内去努力。”

香港电影有一个叫左兰姐的剧名,有个港电影讲几对夫妻(13)

徐冬冬最初的演员梦,是母亲带来的。在父母那一辈,电视播一部戏,里头的演员就家喻户晓,

这种观念时至今日也没改变,徐冬冬在《听姐说》里讲过的一则段子是:妈妈眼里“我就是哈尔滨国际巨星”。

这当然不是徐冬冬的真实状况,在网络大电影领域里,她成为了“网大一姐”,但在这片土地之外,她依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当红艺人。

但在这片土地,已足够徐冬冬安身立命了。《余罪》播出那年,徐冬冬25岁。走在路上听见有人喊“大嫂”她开心有人认识自己,又担心会不会太成熟。如今,她完全不焦虑了:“我30岁以后,可以去演更大年龄的角色,可以去演妈,一直演下去。”

她还有个计划是自己作幕后,创作一部网络大电影,“会是新一点的题材,但不是新的没边的,还是大家爱看的、接地气的故事。”

香港电影有一个叫左兰姐的剧名,有个港电影讲几对夫妻(14)

最初接触网大时,许多朋友劝过徐冬冬别拍,“太low了”,靠网大成名后,也有人不看好这种成名方式,认为她“以后不会有工作”。

但现实的情况是,网大让很多人实现了梦想。最著名的“网大梦”是2014年的《道士出山》,8天拍完,蹭着陈凯歌的《道士下山》上映,28万成本2400万票房。从那时起,网络大电影的草莽时代拉开序幕,掘金者蜂拥而至,无名小卒梦想起飞。

在网大圈子里,像徐冬冬这样有过作品又在寻找机会的演员,可以用分账票房向市场证明自己。她认识许多跟自己差不多岁数的年轻导演,初见面时还是新人,几年后成为了“分账票房千万”的网大圈内名导。若在主流影视圈中,大家都不会有这样的机遇。

网络大电影是影视行业的鄙视链底端,“网大演员”也在鄙视链底端。既是在影视寒冬,也有许多演员不愿意拍网大,想继续等下去,等一个好项目、大制作机会。

香港电影有一个叫左兰姐的剧名,有个港电影讲几对夫妻(15)

但徐冬冬不这么认为。她也是拍影视剧、电影出道的演员,却选了另一条路。她受够了没戏拍的滋味,“你在家里呆着,什么都学不到。你不就是去学习一个新角色吗?哪怕学习一次不成熟的拍摄呢?你去经历过了,你一定更有经验,更有眼界。”

她对网络大电影始终是心存感激,这里给了她饭碗也给了梦。父母为她每一部戏骄傲,现在她有源源不断的片子给他们看。

许多次*青时刻,徐冬冬总是跟着全剧组们一起高喊票房目标:“九千万!一个亿!”虽然大家都清楚这个数据希望渺茫,但“人要有梦想”一直都是成立的。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