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已经落下了帷幕,三只松鼠的双十一最终销售额10.49亿元再次创新高,受双十一周期拉长的影响,三只松鼠也还是在19分23秒销售额率先破亿,继续稳居全网休闲零食行业的榜首。紧随其后的百草味也在凌晨1点销售额破亿,良品铺子稍晚十几分钟,排名第三。
三只松鼠虽然创立时间晚于百草味和良品铺子,但他却用了最短的时间实现了弯道超车,甚至带动了互联网坚果炒货的发展。那么,三只松鼠到底凭什么这么火?三只松鼠爆火的背后是否还有“未爆的雷”呢?
一、三只松鼠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2012年2月,人称“松鼠老爹”的章燎原注册成立了三只松鼠品牌,瞄准了互联网休闲零食市场,这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准备打造纯互联网的电商品牌。三只松鼠定位为以坚果、干果、茶叶等为主的线上休闲零食销售品牌,在良好的营销之下,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上线第65天,三只松鼠的销售额在淘宝天猫坚果行业跃居第一名。2012年第一次参加双十一大促,交出日销售766万的成绩单,名列全网食品类电商当日销售收入第一。三只松鼠仅仅用了八年,就实现了双十一当天10个亿的销售额,说三只松鼠的发展像是坐了“蹿天猴”,一点都不过分。
2018年整个坚果炒货市场,包括瓜子产品,三只松鼠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恰恰食品,为5%。截止到2019年十月,三只松鼠位居阿里系平台休闲食品行业的首位,线上市场占有率在13.3%,领先于百草味的7.7%、良品铺子的6.5%。
百草味、良品铺子哪家店铺资历都比三只松鼠的资历要老,为什么他们没火起来,反而让三只松鼠实现了弯道超车,他们追都追不上的呢?
二、三只松鼠“爆火”,主因是雄厚资本我曾看到有文章说,三只松鼠的成功别人学不来,看到之后我反思了一下,为什么三只松鼠的成功是独一无二的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大致总结了一下三只松鼠的成功原因:
第一,引入雄厚的资本。成立之初,三只松鼠就获得了IDG资本两次共计150万美元的投资,是当时中国农产品电商获得的最大一笔天使投资。有了这笔巨额启动资金,才给了章燎原大展拳脚的资本,能够疯狂进行线上推广,才有了三只松鼠品牌展露头角的机会。而后三次大额融资,也是给三只松鼠持续不断地补充燃料,让其一飞冲天。
第二,积极的线上营销策略。2012年6月,三只松鼠便入驻天猫商城。章燎原开始疯狂进行线上营销,积极参加线上推广,各种广告啊,展会啊,直通车之类的,以“烧钱”的方式快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其实前几个月由于销售费用支出过多,三只松鼠是处于亏损状态的,比起一时的亏损,章燎原更注重消费者对三只松鼠的认可度,回购率。在第一个双十一之后,三只松鼠快速扭亏为盈。
第三,采取代加工模式。章燎原并没有采取传统的食品加工模式,去买地建厂买设备,如果是那样,估计三只松鼠也不可能这么快火起来,它采取了代加工模式。三只松鼠和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加工厂商、产品研发机构、下游仓储物流服务商等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发挥各方比较优势,共同建立互联网新农业生态圈,实现合作共赢。
第四,从线上走到线下。三只松鼠从成立便着眼于互联网市场的卓越眼光不必赘述,但是三只松鼠几乎完全依赖线上B2C平台的销售模式,受到了多方质疑,在权衡了线上发展空间之后,2016年章燎原决定在线下开设三只松鼠投食店和加盟店。线下体验店更加拉近了三只松鼠憨态可掬的形象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三、食品安全是三只松鼠最大的“雷”
三只松鼠几大成功因素的背后其实也带来了些许弊端,并已经初步暴露出来:
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食品安全问题。由于三只松鼠采用的代加工模式,使得其无法对生产流程进行把控,从而无法确保产品的品质。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至今,三只松鼠多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监管部门通报,涉及到甜蜜素过量以及霉菌超标。如果食品安全无法保证,肯定会造成顾客流失,影响了客户的回购率。
第二个弊端是销售费用吞噬大量利润。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营业收入为45.11亿元,其销售费用高达9.26亿元,同比增加47.52%,占总营业收入的20.53%,净利润2.66亿元,销售费用是同期净利的3.48倍。第三季度,其销售费用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25%,是同期净利的16.43倍。
四、总结
经过两年的准备,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今年7月份三只松鼠终于成功在A股上市,上市其实也为三只松鼠戴上了“紧箍咒”,有可能会限制它的一些决策。有消费者反映,双十一的10亿销售额来源于先大幅提价再进行促销,是虚假的繁荣。三只松鼠目前来看三只松鼠虽前景光明,但其面临的挑战可是不少啊。
文末划重点:有趣又有料的干货财经,“小北读财报”与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