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婚姻讲究明媒正娶,即使男女双方两情相悦,也会假媒人之口登门说媒,否则,就会“于礼不合”。
《诗经》中就有多处描述,如“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不是我愿误佳期,是你无媒人失礼仪)、“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怎么迎娶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
可见媒人的重要性。实际上,从提亲到迎娶,联络、协调、祝福……都少不了媒人的身影。
千古绝对
故事若按正常的节奏发展下去,肯定缺少活泼、有趣的一面。
好在这位知礼守礼的少女,用自己的才智,于传统中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将媒人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于是,她出了一个上联来考验农夫:
因荷而得藕
表面的意思是,因为荷花才有了莲藕。但“荷”与“何”、“藕”与“偶”谐音,“因何而得偶”并衍生出不同的意思,你凭什么让我做你的配偶?
农夫急中生智给出了自己的下联:
有杏不须梅
同样是谐音相关句,并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表面的意思,有了甜杏就不需要酸梅了,进而也可以理解为“有你,就足够了”。若通过谐音来解读,“有幸不须媒”,我们的缘分天注定,不需要媒人。
农夫对上了绝对,少女把绣球抛给了他。当然后面的故事还有一些波折,这里暂且不表。
潜移默化
开篇简介对此幕的介绍是,科举辉煌的兴盛和睦。但在此幕的演出中并无直接的表现,而是通过婺源婚嫁民俗,借乡间少女与农夫体现出来的知书达礼,隐晦的表述鼎盛文风在婺源民间形成的潜移默化影响。
而这种影响,也一直持续至今。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民俗逐渐远去,有些习俗更为简化,但我们仍能从婺源民间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从那些保留下来的鲜明细节,得见风俗礼仪中那继承和发扬徽文化、儒家传统的那一面。
传统的中式婚嫁迎娶,似乎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主流,种种“繁文缛节”也愈行愈远。但那些久经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诸多瞬间,也使我们更加明了其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