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人都对未来有良好预期时,全租房不是问题。可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全租房就是潜在的雷。
有些人在全租鼎盛期发现了商业机会,他们便用2亿韩元按揭买下一套价值8亿的房子,然后全租出去拿回4个亿韩元的保证金,再有这4个亿按揭买下两套房,再全租出去……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操作,有人甚至买下了上百套房子。
大家算算这是多少倍杠杆了。
而一旦他投资失败,或者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就根本没有钱退还保证金,只能等房子再全租出去,用下一个租客的保证金还给上一个租客。
但如果房价下跌,进而保证金也下跌呢?
那就弹弦子喽。
1998年外汇危机爆发,韩国房价和和全租价格*,全租保证金跌得尤其惨,接近20%。这样一来,下一个租客要交的保证金比前一个租客要低,所以房东要多准备一笔钱,退还给即将搬家的租客。
这钱房东哪有啊?
17名全租房客在两个月内相继自*,房东方面也好不了,9人因保证金问题自*……
也就是当年韩国因为失业、企业*、票据无法兑付自*的人太多了,给这件事打了掩护,不然这种悲剧得是多大新闻啊?
更惨的是,好多自有房屋的人面对房价和全租价格*,都把家里房子卖了,准备靠全租过活,这样又避免损失,又能省钱。但这么一来,就陷入了资本主义经典循环——全租的需求暴增,1999年-2002年三年间,全租价格疯狂反弹暴涨了66%,让老百姓本就艰难的生活更加痛苦。
面对这样的局面,韩国政府不得不出手调节全租市场,因为如果任由价格暴涨,那恐怕有些本来准备自*的人要去刺*金大中了。
韩国政府成立了住宅金融公社,通过推出面相全租房客的低息贷款,帮助全租房客可以不需要自己掏钱就借到保证金,贷款利息也远远低于月租。而对于房东来说,这种贷款的存在无疑会让他们更方便地找到下一个房客。
在政府的倡导下,韩国银行业也在2005年底纷纷进入租房贷款市场,稳定了全租价格的同时,也避(延)免(缓)了危机的爆发。
然而治标不治本的是,此时韩国经济毕竟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房东拿到保证金之后不一定能获取多大收益,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利用房子作为抵押物从银行贷款,然后再将房子月租出去收取利润。
这就造成一个现象,全租的需求随着银行业和政府的推动大大增加,但供给却又出现了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后,尽管韩国房产市场没有太大波动,但预期下降严重,买房的需求进一步萎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选择全租,导致全租价格飙升。
这次全租价格上涨的相当邪乎,甚至出现了全租保证金超过房屋售价的情况,令人瞠目结舌,韩国人开玩笑说:“这是肚脐眼比肚子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