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跟哈萨克丘陵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有关,虽然盛行西风能够带来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但是平均500米的海拔高度根本无法拦截多少水汽,以形成有效降水,所以这里的年降水量仅有200毫米,基本相当于我国宁夏贺兰山以西的水准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特别是哈萨克丘陵的南部几乎就是荒漠、半荒漠地带,莫因库姆沙漠、卡拉库姆沙漠、大巴尔苏基沙漠从楚河河谷延伸到咸海岸边。相比之下,丘陵北部就比南部好得多,发源于哈萨克丘陵西北部的伊希姆河甚至有机会汇入从哈萨克丘陵东北部穿过的额尔齐斯河,成为一条外流河的支流,这是包括伊犁河这样拥有381亿立方米水量的大河都做不到的。
伊希姆河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纳塔市中心流过。
看似荒凉贫瘠实则别有生机
要知道在干旱的中亚,有水的地方才有生机,或许这也是哈萨克斯坦将首都从偏居东南一隅的阿拉木图迁到阿斯塔纳的重要原因,因为阿斯塔纳就伊希姆河的上游河谷之中。而哈萨克斯丘陵北部的生存环境好于南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方从乌拉尔长驱直入的冷气团,在带来零下二三十度低温的同时,也带来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