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49代后代,赵云第72代后人是谁

首页 > 风水 > 作者:YD1662022-12-02 04:06:55

【作品鉴赏】

《后出师表》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难上

本文选自三国时期吴人张俨的《默记》,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因此较之前表而言,后表的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难上。《后出师表》作于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大臣们对再次北出征伐颇有异议。诸葛亮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为了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

正因为本表涉及军事态势的分析,事关蜀汉的安危,其忠贞壮烈之气,似又超过前表。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令人读来肃然起敬。因为重点是驳斥反对北伐的人,所以本文以议论见长。既是议论,就免不了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而本文就是围绕着这三要素进行的。文章的中心论点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该如何进行上。为此,作者通过三方面的陈述来论证这个中心论点。首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此乃先皇临崩寄臣以大事,这一论据是文章的前提,抬出先帝的遗命来证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极具权威性。况且在当时那个才弱敌强的情况下,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将论据与当时蜀汉所面临的形势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更见政治家之本色。

《后出师表》围绕着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进行的

为安定国内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为之复出的努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说明国家已做好充分准备,有足够力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时,曹魏政权适疲于西,又务于东,腹背受敌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为北伐胜利再添胜算。以上是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的论断,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须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应。针对朝中可能出现的疑虑,文中举了六个未解来辩驳。首先列举了汉高帝刘邦,他虽能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司马贞·《史记索隐》),在打天下过程中仍不免涉险被创,危然后安。然后是汉末割据一方的刘繇和王朗,只知论安言计,动引圣人,不敢奋起反抗,结果被吞并。

这一正一反揭示了战则生,不战则死的道理。由远及近,曹操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也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才获得了片刻安定局面。以曹操的才华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胜。再从两国实力上作比较:军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渐凋零,经济上迁延不决必将导致民穷兵疲,攻守之间劳费正等的局面。《孙子兵法》中强调用兵宜速不宜久,这是亟须北伐的重要根据。清余诚读至此,曾喟然有感:顿挫抑扬,反复辩论,似是平列,而文义实由浅入深,一气贯注,这就是说文中的六个不解是按严谨的逻辑顺序来的,是一个逐层深入的系列。

诸葛亮49代后代,赵云第72代后人是谁(9)

《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

行文至最后,又起波澜。夫难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结果很难判断,平同评,这里是作者的反思。建安十三年,刘备为曹操所溃于当阳,奔走夏口。当时曹操额手相庆,认为天下一统指日可待。但后来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大获全胜。进而西取巴蜀,举兵北上,消灭夏侯渊,夺取汉中,使兴复汉室变为了可能,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就在蜀汉国力蒸蒸日上之时,东吴却背信弃义,攻取荆州,致使关羽败死麦城。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同时欲借机一举吞并东吴,却在秭归大败而归。世事无常,于此可见一斑。由此作者得出一结论:凡事如此,难可逆见。这段话,是让蜀国上下有失败亡国的准备,同时也要有统一全国的信心。在成败利钝还难以预知之时,作者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份表章作于汉室三分之际,表现了作者兴邦建业,忠贞不二的品格。本文善于表达,通过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毫无呆板说教之嫌。通读本文,诸葛亮那份为国为君鞠躬尽瘁的精神令后人景仰,一句死而后已将那颗赤诚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本文是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所作,为提升士气,稳定朝局,作者在议论上气势宏伟,感情上慷慨豪迈。六个臣之未解将文章之气逐层提拔以至巅峰。与此同时,说理上义正词严,间接地将苟安之心驳斥地体无完肤。气生于理,理又借助气则更见立论之高远,虽无惊人之笔,但仍很具说服力和震撼效果。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