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浙江双喜临门,浙江科技学院更名浙江科技大学,我要送上我的祝贺:凤起小和山,安吉同庆春。
浙江科技大学,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品牌,好像还能压浙江工业大学一头。可以预见,明年的录取分数,会上涨,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会不会有一点点慌乱。
我不打算按我老的套路去详细介绍学校的历史沿革、专业分布、产业衔接、录取情况、就业前景等等,网上不会缺乏一篇两篇这样的文章。总之他一定会变成一个好学校,600分的浙江考生,看准了喜欢的专业就去报了,嘉兴大学也差不多。
我简单抄录一点信息如下:
浙江科大前身是恢复高考后,1980年,杭州市和浙江大学成立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招收专科生。我个人认为是一种借船出海的挂靠关系。1987年,更名杭州高等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2001年,更名浙江科技学院。22年后,更名浙江科技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在2023年软科排行榜是296位,低于浙江海洋大学(192),嘉兴学院(224),绍兴文理学院(274)。
学校有小和山和安吉2个校区,现有57个本科专业,6个学硕,8个专硕;有全日制学生近19000名,各类留学生近1200名;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620名,专任教师124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2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6%;拥有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16人次,省部级人才120余人次。人才密度很高。
长期以来,学校致力于建设“德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应用型大学。学校开设全英文授课本科12个,全英文授课硕士12个。
软科对浙江科技学院专业的评价中,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A,全国排名19,是本校排名最高的专业;包装工程是B,全国排名25,本校专业排名第三;
全国有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都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例如教育部与德国大众、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五大汽车厂商自2010年至2020年共同实施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汽车机电项目,覆盖200多高职院校。
浙江科技学院作为中德合作的模范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自然不差,但是,2023年,这个学校最优秀的专业停止招生了。包装工程也停止招生了。
为什么?因为这个专业是修车和卖车的(专业下设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和汽车商务技术2个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最对口的就业单位是4S店、以及车险鉴定理赔以及汽车贸易、汽车运输技术与管理等汽车服务行业相关工作。
汽车本身是一种技术,业内公认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奔驰);而汽车的生产是一种工程,福特首先创新了汽车生产的方式,打造了便宜可靠的T型车(理解特斯拉的车,为何叫 model S)。但是汽车维修,最多算一种技术的应用吧。
浙江科大开设的本科车辆工程专业,是搞汽车设计和生产的,具有学术硕士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汽车工程领域的郭孔辉院士领衔的院士工作室,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与德国奥斯法利亚应用科学大学共建“国际合作汽车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这是浙江科大的学生设计、组装、制造完成的赛车参加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注意车身上浙江科技学院的LOGO)。
中国奥迪总部搬迁到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凯迪银座,你们觉得哪个毕业证,好进去福利待遇休假上等的德企。
还记得那个喊着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的傻子吗?他叫李书福,当初那个台州的小破厂,叫吉利。
我多么期待浙江科大培养出新的李书福,创立新的特斯拉公司,造出新的擎天柱。
你说那么多聪明的脑袋聚集在浙江这块活力四射的地方,有什么不可能呢?这能发多少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SCI,SSCI。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曾经的最强专业之一,砍啦!这是对自己革命啊!
什么汽车服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公关管理,测控技术、材料成型,物联网,只要不符合我校定位、发展前景的专业,通通暂停招生。停个几年,就取消了。
这么多专业,我就聊了一退一进。浙江科大目前的专业实力是B,重点学科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土木,生物和数学。
中国高校的专业名字都一样的,主要看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浙江科大的生源质量一定会逐步提高,有兴趣的家长和同学可以自己查看相关专业在本省招生和录取的详情。
另外,主动学习能力强,有能力学德语,可以忍受寂寞,家里能每年能支出8到10万生活费的同学,建议报考浙江科大的中德联合培养项目。
浙江科大的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2 3”项目)。实施20年,先后有1100余名项目学生被选拔到德国合作院校留学深造,其中已有70%左右的项目学生完成学业,取得教育部认可中德高校双毕业证。
“2 3”项目学生的出国选拔分为两个部分:专业选拔和语言考试。专业选拔根据专业的不同一般在每年的3、4月举行,由德方合作院校主持,进行专业笔试和面试;此外,学生须于第四学期初参加德福考试。专业选拔和德福考试成绩达到德国合作院校录取标准后,德国院校发给学生录取通知书和邀请信,由学校统一办理出国留学手续。
浙江科大可以算得上留德预备学校了。
中德合作的专业类别很多,几乎全覆盖,包括机械,电气,生物工程、土木、设计、管理,计算机。
合作的院校也很多,全部是应用科技大学,相当于我们的高职院校,例如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德累斯顿技术经济大学......
根据学校的统计,2014级,2015级中德电气专业有11名同学入职浙江电网,2022届有10人在德国读研,其他4人在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理工等院校读研。
浙江科大是2019年开始申请更名的,我认为他们已经在研究型高校的路上,想好方式方法和节奏了。
中国高等教育以前学苏联,走专业学院的模式;现在学德国,走综合性大学和职业学院的模式。但是,好像现在高校都在学美国,都想成为常春藤名校。
德国的大学免费学不了,宽进严出怎么没学好呢?
新型现代应用型大学,我们前面讨论过,这个高校定位,基本没有声响了。大家都在悄摸摸地向综合研究型高校转变,大学越来越庞大,搞科研的任务越来越多,垃圾论文越来越多,教学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在前面聊职业本科大学的时候,聊到了浙江科技学院,他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的成员。这个联盟是为落实“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由应用技术大学类型的高校发起成立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理事单位,浙江科学学院,重庆科技学院(今年也升格为重庆科技大学了)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副理事单位。
这个联盟成立以后,也没几条新消息,仿佛自娱自乐。
于是新推出了职业教育本科高校这个招牌,我写过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没区别这篇文章,是站在国家的出发点来写的。国家给予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相同的地位,毕业证都一样(2019年成立的职本,第一批学生毕业了,我终于找到了毕业证的照片),考公考编都一样,是希望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去读职业本科。但是,高校不这么想啊,学校要是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不发论文,怎么评职称,怎么涨工资,怎么拿项目,怎么获得学术成就?谁都有当牛顿、爱因斯坦的梦想啊。当然,我说得很庸俗,其实是高校考评指挥棒决定的。
我们的高校,应该在科学,技术,工程,应用四个层面上,考核评价体系有明确的区别。一般的高职院校,就别逼着老师搞科研了。甚至科研这个词,都不要使用,科学是发现,技术是研究。科学发现型高校,可能几十年,上百年都没成果,应该如何在过程中评价,我不懂。技术发明型高校和工程创新型高校,目前的评价体系可能还适合,实践应用型高校,有点不适合了,对于他们,搞技术发明和工程创新,是加分项,不是主要得分项。主要得分项,还是教学工作。
这个说起来就很麻烦了,这里起一个头,以后再说。
浙江以前真是一个穷地方。因为各种原因,国家也没在浙江投资多少,浙江也没有几个矿。安徽把地承包了,还能吃饱。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承包了也吃不饱,只能走出去鸡毛换糖。
高校也就是一个浙大,咬牙拼凑之初,也看不出今天这么牛。
杭州高专吧,40年吃苦受累,今天终于成了浙江科技大学,也许底子还不够,怕什么?再拼20年,说不定把分校开到德国去。
凤起浙江,中国庆春。
以后抽空再写一个中德合作高校的文章。或者把以前写了一半的比勒费尔德大学(不是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