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長夫:《国境の越え方 : 国民国家論序説》,平凡社,2001年,p.137
真嶋亚有的研究则表明,“此类二元对立都是看似相反的整体,因为他们的根基都埋藏着西方权威化所引发的日本的自我否定,以及对自我否定的反弹。虽然自我认知的形成是以他者的存在为前提,但是,当我们思考近代日本的自我认知及其形成过程时,会发现日本人对西方的心理依赖占据了相当显著的分量”。
这一话题的部分相关文献,笔者摄影
事实上,作为一种视觉意识形态(Visual Ideology),种族主义(Racism)是很晚近的现象(George L. Mosse,Toward the Final Solution : a History of European Racis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5, 序言)。这种以肤色区分人种的做法很难追溯到19世纪以前。在江户初期刚来到日本的传教士的记述中,日本人全部都是“白色人”,而后来所谓的“黄种人”概念完全是科学理论上的“语言”,不是游记或者传教的直观记录(奇迈可,《成为黄种人 : 亚洲种族思维简史》,方笑天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pp.3-4)。至于“白色人就优越,黄色人就劣等”这样的观念在江户末年的日本人心目中还不存在。井上胜生对《佩里提督远征日本记》中的插画的研究表明,江户庶民并没有感觉自己比白人劣等,这种“黄种人的悲哀”反而是明治维新后,在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被发明出来的(《シリーズ日本近現代史(1):幕末・維新》,岩波書店, 2006年,pp.100-106)。
(本文作者系东华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