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皇后的悲剧命运,印度圣女最悲惨的一生

首页 > 国际 > 作者:YD1662022-12-17 10:46:39

于1622年,发动兵变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然而,稚嫩的手段怎能轻易覆灭根基深厚的王朝呢?沙贾汗起兵造反以失败告终,全家被判流放七年。

七年的流放生活,风餐露宿,颠沛流离,身为贵族小姐,自幼锦衣玉食长大的阿姬曼·芭奴对此并无怨言,她尽心尽力地陪伴在沙贾汗身边。

看着无怨无悔的阿姬曼·芭奴,沙贾汗在心里发誓,此生定不负阿姬曼·芭奴的深情厚意。

六年后,转机来了,1628年,老国王离世,沙贾汗眼见翻身之日已来,立即带着家人回到王宫,与其他王储一番较量后,夺下王位。

身为国王后,他对阿姬曼·芭奴的爱不曾消减半分,他赐给阿姬曼·芭奴“泰姬·玛哈尔”的封号,意为:“宫廷的皇冠”,阿姬曼·芭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沙贾汗虽不是一个好国王,生性*伐,弑父弑君,他却将全部的温柔与怜爱都给了阿姬曼·芭奴,二人如胶似漆,就连打仗的时候都不曾分开。

印度皇后的悲剧命运,印度圣女最悲惨的一生(5)

在二人结为夫妻的这些年,阿姬曼·芭奴为沙贾汗诞下十四个孩子,也因为最后一个孩子,阿姬曼·芭奴香消玉殒。

1631年,沙贾汗再度披甲上阵,已到预产期的阿姬曼·芭奴执意陪同。

战事在即,阿姬曼·芭奴临产,战场上不像皇宫,简陋至极,这次的生产困难重重,阿姬曼·芭奴拼尽力气才将十四子生下来。

18年连生14子,加之生产环境的糟糕,年仅39岁的阿姬曼·芭奴终于因虚弱过度,体力不支,香消玉殒。

红颜自古多薄命,失去阿姬曼·芭奴的沙贾汗像是被抽去了全部的力气,一夜白头。

印度皇后的悲剧命运,印度圣女最悲惨的一生(6)

不知是爱人临终前的愿望,还是他放不下爱妻凝聚成的心愿,经过一周颓废,头发花白,哭伤双眼后,他擦干眼泪推开了宫殿的大门。

沙贾汗要为自己最爱的阿姬曼·芭奴,打造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陵墓。

爱你,辜负天下又如何?

失去阿姬曼·芭奴的沙贾汗不再打理朝政,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陵墓的修建上。

他动用国王的权力,号令天下能工巧匠,倾尽全国之力修筑陵墓,于1632年开始动工。

陵墓选址在亚穆纳河的下游,地势空旷无遮挡,从上游的宫殿就能望见陵墓,如同二人从未分开。

印度皇后的悲剧命运,印度圣女最悲惨的一生(7)

整座陵墓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由能工巧匠在大理石上镶嵌上来自世界各地采集的珠宝玉石,从动工到建成足足花了二十二年,期间,有两万人曾参与施工修建,工程之大堪比我国的秦始皇陵。

沙贾汗将他的财富与爱,甚至百姓的身家性命都倾注在陵墓上,日落黄昏,泰姬陵上折射出的绚烂光芒似乎在述说着这段爱情的美好。

因修建陵墓,沙贾汗长期荒废朝政,他也如同当年的父亲一样被儿子起兵造反,夺走王位,他被关在监狱里,小小的窗户能看见泰姬陵的倒影。

1666年,沙贾汗终不抵岁月的侵蚀,对爱人的痴念,在监狱里离世,他如愿葬入泰姬陵,与爱人长眠于此,生同衾,死同穴。

时至今日,历史的风霜已在三百余年的泰姬陵上留下太多痕迹,却仍然抹不去沙贾汗与阿姬曼·芭奴的爱情。

印度皇后的悲剧命运,印度圣女最悲惨的一生(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