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几天发生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一个名叫苏纳克的人,刚刚当选为英国首相,他是一个100%的Made in India(英国出生,纯印度血统)。整个印度国家为此就很Happy,莫迪老仙也通过推特很快发去了贺电。
不过,莫迪前手刚发去了贺电,后手却要在印度实行“去英语化”。印度中央邦决定从今年11月起在公立医学院采用印地语上课。莫迪以及很多*经常对英语持批评态度,认为英语是“带有奴性思维的殖民遗留物”。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英语教育。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应该不存在像印度那样,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奴性思维的问题。咱们中国人学习英语就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大环境,需要我们掌握外语睁眼看世界,走出国门,方便与外国人沟通交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与外国人做业务,自然少不了英语。这就是我们在学校里普及英语教学的初衷。
但是,与印度人对学习英语的排斥一样,时下中国人对应不应该学习英语也存在很大争议。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英语学习一直伴随着我们。
在我读书的时代,英语学习是从初一开始的,权重排在语文、数学后面,到了高三,无论文科还是理科,英语是必修课。到了大学里,英语必须通过四级水平考试,否则不能拿到毕业证书。此外,还有几本专业书籍是纯英文版的,老师的教学也是用英语的。这让我们这些来自山区的孩子,倍感压力山大。可以说,大学四年,花在英语学科上的时间是最多的。
伴随着中国的强大,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反对学习英语的呼声也高涨起来了。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那么大,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不会出国,平时工作生活也用不到英语,那他们花费那么多时间学习英语干什么呢?这就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反对的第二个理由是现在科技那么发达,用机器来翻译也太简单了。
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更何况学生的学习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但我个人认为,对英语的学习还是必须坚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是不会改变的,在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敞开。这就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员往来,要么我们自己走出去,要么外国人到中国来。有交往就必须要用到语言交流。中国已经从改革开放中尝到了巨大的红利,英语就是助推改革开放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是大多数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无法准确预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圈子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就以我自己来说,大学毕业以后,因公司外派我曾在国外工作了两年时间,由于自己有良好的英语底子,给了自己非常大的帮助。这两年时间里,听、说、读、写全程都是用英语的。谁都不知道,哪一个孩子在未来会成为这个国家的外交家,翻译家。
再以数学为例,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国家对这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用到数学的地方也就是加减乘除。从高中开始,甚至大学里的高等数学,平时根本就用不上。这种专业数学,是搞科研,搞导弹航空航天才用得上的。那么,是不是说因为平时用不到,我们就不去学习了呢,高考应该把数学枪毙了呢?显然不是。因为国家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而人才离不开基础数学。谁都不知道哪个孩子在未来会成为数学家、导弹专家、计算机专家。
三是即使是在国内,简单的英语使用场景也是经常用到的。比如浏览国外的新闻,计算机编程,和老外交流等。
四是语言本质上也是一门的艺术。作为艺术,机器就难以替代。
总之,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强大了,就产生骄傲自满甚至排外的情绪,世界很大,也很精彩,需要掌握一门外语帮我们打开窗户睁眼看世界。我们可以降低英语在教学中的权重(比如不和大学毕业证书挂钩),但切不可把英语作为一门选修课程,甚至完全放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