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建交30周年是哪年,中日正式建交时间是哪一年

首页 > 国际 > 作者:YD1662023-04-22 19:36:43

东北*军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是东北*军后勤部卫生部战地医院(救护所)的日籍解放军官兵。

这支部队的组建,还得从1946年5月的四平保卫战说起……

四平保卫战失利之后,东北民主联军迅速北退松花江,杜聿明部则片刻不停,一路尾随追击,先后攻占辽源、梅河口、海龙、双阳、磐石、九台、永吉、德惠、农安等地,致使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的根据地几乎丧失殆尽。

中日建交30周年是哪年,中日正式建交时间是哪一年(1)

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退过松花江,撤回北满后,当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放弃哈尔滨。

1946年6月1日,林彪致电中央:

“敌若跨江追击,则准备放弃哈尔滨……”

1946年6月3日,中央在给东北局和林彪的复电中指示:

“同意你们作放弃哈尔滨之准备,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之方针,实行中央去年12月对东北工作指示,作长期打算,为在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建立根据地而斗争”。

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林彪,当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主力可以撤到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地,甚至可以像当年的抗联一样进山打游击,可那万余名缺医少药的伤员怎么办?

罗荣桓政委当即决定,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下达“紧急指示”,就地征召医务人员组建*医院、战地救护所。

组建医院、救护所的重任,落到了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委杨至成的身上。

杨至成马上命令后勤部的干部战士行动起来,分头到日军留在北满各地大大小小的医院里,排查档案,登记名单。按名索骥,从名单里看哪个人是医生,哪个人是护士,然后再到遣返日本人的各个难民营里挨个去找。

中日建交30周年是哪年,中日正式建交时间是哪一年(2)

1945年的东北,日军投降后,日本本土对滞留在东北的日籍人员采取的政策是“现地定着”方针,“现地定着”译为中文,意思就是“就地抛弃”。

这些日籍医生和护士,在等待遣返的难民营里已经苦熬了大半年,却迟迟不见苏军将他们遣返。

这些人已经到了食不果腹,山穷水尽的地步,很多人眼见日子已难以为继,便接受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征召。

起初,这些人大多都是为临时解决生计问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受征召的。

非常时期,手续从简,填一张表,发一套军装,就开始为部队服务了。截至1946年底,东北民主联军一共征召了一千余名日籍医生和护士。

负责具体工作的,是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卫生部部长贺诚。贺诚要求干部战士对日籍医务人员政治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尊重。为此,专门制定了生活标准,以及薪金待遇。

这些日籍医护人员穿上军装到了部队受到了最好的优待,一日三餐,我军官兵吃高粱,日籍医生护士吃大米,顿顿都有肉沫子,还按一定的标准发放薪金。

很快,这批日籍医生护士们都被感化了,从内心里心甘情愿,真真正正地成为了我军的一员。以这批日本籍医生、护士为主,东北民主联军组建了多个*医院和后方医院。

中日建交30周年是哪年,中日正式建交时间是哪一年(3)

1947年8月,军委任命黄克诚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统管整个东北我军的战勤工作。此时,加入我军的日籍医护人员已达数千人。

黄克诚在后勤工作会议上特别讲道:

“我们自有的医务人员,真正医科出身的人,大概也就几百人。

而这数千人的日籍医护队伍中,医学专家就有500多人,光医学博士就有100多人。

这一年多来,我们的战伤死亡率一下子就降得这么低,这都是他们作出的贡献。

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至于政治学习,思想信仰,都可以让他们自由些。”

这数千名日籍医护人员,在黑土地上随部队征战的过程中,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初为了生计,逐渐转化成真正的革命战士。

辽沈战役期间,东北*军30多个*医院、后方医院,以及上百个战地临时救护所,都是以这批日籍医护人员为主组建的。

特别是战地救护所的所有日籍医生、护士们,都是和攻击部队一起行动,救护所就设在前线,甚至设在第一线的坑道和堑壕里,第一时间进行紧张的战场救治工作。

锦州战役时,由于彰武被国军占领,我军后方*医院不能及时赶到指定位置,导致大批伤员只能送到战地临时救护所。

锦州前线几十个救护所的日籍医生护士昼夜工作,连续5天5夜的手术,所有的日籍医护人员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困极了,靠墙打个盹儿接着再干。

中日建交30周年是哪年,中日正式建交时间是哪一年(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