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达哥拉斯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柏拉图,柏拉图的老师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出生的时候,毕达哥拉斯已是50岁高龄了。可以说,毕达哥拉斯是亚里士多德祖师爷那一辈的大神。
毕达哥拉斯也是古希腊人,在数学、哲学以及音律学方面都有极高造诣。他最闻名于世的成就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也称为勾股定理。他开创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学可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对数字痴迷到几近崇拜;认为一切真理都可以用比例、平方及直角三角形去反映和证实。
勾股定理
这种“万物皆数”、特别是比例的思想,依靠毕达哥拉斯及其门人强大的影响力,给后人深深的烙印。与其说是一种思想,不如说是一种信仰更为贴切。自然地,亚里士多德也不例外。
虽然亚里士多德观察到不同的介质对物体通过的时间有影响,但是他缺乏实验条件去做定量研究。在“万物皆数”的科学信仰下,他很自然地得出了上述比例公式。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找到了。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它实际上包含两种情况:
- 质地相同、形状相同但是重量不等的两个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是什么关系?
- 质地不同、重量也不相同的两个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是什么关系?
对于第一种情况,从现代力学角度看,被比较的两个物体除了重量不等之外,就是体积和表面积不同了。但是球的表面积直到100多年后的阿基米德时代才知道怎么算,所以亚里士多德当年考虑的应该只是体积,加上“万物皆数”的比例思想桎梏,他应该很自然地得出如下结论:
对于同一质地、质量相等的物体,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它的体积成正比。(结论1)
当然这个结论从现代角度来看肯定是错的,但是我们先保留下来,用于后面模拟推演亚里士多德当年的思考轨迹。
对于第二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没有办法直接应用“万物皆数”——变量太多了,质地不同、重量也不同。必须想其他的办法。
5. “无路可走之时,请回到原点”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上面无论是分析质地、形状还是重量,其实都还只是停留在物体运动的形式研究,那么是否可以从运动的本质原因入手呢?
有了这个基本思想雏形,亚里士多德运用归纳法,得出运动原因的“四因说”:
- 质料因:即构成事物的材料、元素或基质,例如砖瓦就是房子的质料因;
- 形式因:即决定事物“是什么”的本质属性,或者说决定一物“是如此”的样式,例如建筑师心中的房子式样,就是房子的形式因;
- 动力因:即事物的构成动力,例如,建筑师就是建成房子的动力因;
- 目的因:即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例如“为了安置人和财产”就是房子的目的因。
回到自由落地问题,前面的分析其实只到了形式因,于是亚里士多德开始思考它背后的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到底是什么。
5.1 “质料因”与四元素论对比羽毛与铁球的下落,亚里士多德发现:羽毛上浮的趋势比铁球明显,铁球下沉的趋势比羽毛明显。而羽毛和铁球的质料显然是不一样的,于是亚里士多德基于老师柏拉图的“四元素论”,做了大胆假设:物体都是由气、火、水、土构成的,只是每个物体中各个成分的比例不同,从而导致运动的行为不同:土所占的比例大那么物体就自然下沉,气所在的比例大那么物体就自然上浮……
四元素论
回到羽毛和铁球,根据上面的四元素论,铁球中土的比例比较大,所以下沉;羽毛中气的比例比较大,所以上浮。有了这个理论,空气阻力的问题就被消解了。
看到这里,读者估计要说亚里士多德耍赖皮了:这算啥事啊?拿个神秘主义的四元素论就打发了。
亚里士多德还真不是一个耍赖的人,既然要用“四因说”解释运动,那么他就要进行到底。
5.2 “目的因”与“回归自然位置”为什么土所占比例大的物体就下沉、气所占比例大的物体就上浮呢?亚里士多德用“自然位置”来解释:
- 每种元素的自然位置不同:土的自然位置向下,气的自然位置向上等等。
- 每种元素的目的都是回归自然位置。
- 哪种比例的元素的占比大,物体的整体目的就以该种元素的目的为主。
亚里士多德观察到:当人推动物体的时候,物体会从静止开始运动,这个时候人的推力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因。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当人松开手之后,物体通常还会再运动一段时间才停下来;如果人的推力才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因的话,那么物体应该马上停下来才对。当然在那个年代,你要让亚里士多德深入认识到摩擦力,是摩擦力的作用才最终让物体停下来,有点勉强了。所以他通过类比,认为虽然松手了,但是仍然有东西作用于物体。很自然地,他想到是空气——当物体离开原来位置之后,旁边的空气会涌过来占据原来位置留下的“真空”,这个涌动产生推力。
但是这个理论有个致命弱点: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宇宙中的天体都围绕地球运动,而天体之间是没有空气等物质的,那么这个运动是如何产生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逻辑矛盾,亚里士多德在前面提到的“四元素论”基础之上,引入了第五种元素“以太”——以太弥漫在宇宙各个角落,无处不在。这样,类比空气,天体之间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以太的推力。那么亚里士多德又是如何说服当时的人们接受这个观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