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天际线
一、天选之地
乌兹别克斯坦大约有80%左右的领土为平原。这些平原主要是一望无垠的荒芜沙漠,难以定居。国民主要居住在东部群山环绕的山谷-费尔干纳盆地之中。
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的费尔干纳盆地,是一个长约300公里、宽约70公里,夹在群山之间的三角形谷地。
▲费尔干纳盆地地形图
该处周围是常年积雪的群山,盆地里遍布由积雪融化而成的河流,中亚第一长河-锡尔河也在此汇聚而成。不仅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基本条件,也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必要的水源。费尔干纳盆地主体部分正好为乌兹别克斯坦所占有。
乌兹别克斯坦西部,靠近土库曼斯坦的边境还分布着另一条重要河流-阿姆河,是中亚水量最为丰富的河流,阿姆河下游形成一片三角洲,最终流入咸海。
中亚地区深居内陆,最大的气候特点就是干旱,因此在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往往也就有发展农业文明的基本条件。
▲费尔干纳盆地
农耕定居式文明的出现,使得乌兹别克人能够获得大量且稳定的食物供给,而这往往是促进人口增长的重要条件。
从中亚的地貌上来看,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河中地区)以及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域。与其相比,中亚其他地区则充斥着沙漠、山地和干燥草原,并不利于人口大规模定居。
▲河中地区与费尔干纳盆地位置
河中地区和费尔干纳盆地发展农业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当地灌溉农业与中亚其他地区相比,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发达的水平。
不过,乌兹别克人并不是在这里最早生活的民族。由于中亚民族迁徙频繁、战乱此起彼伏,中亚南部更是多个族群的激烈碰撞之地,鲜有单一民族能在当地长时间占据统治地位。
从公元前五六世纪起,中亚沦为多个异族之手,最终伊斯兰化的突厥人融合了其他民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且在其基础上形成了四个突厥人的“斯坦”国家(除塔吉克斯坦外)。
二、从游牧走向农耕
蒙古人在13世纪崛起后,自然条件甚好的中亚南部迅速沦为他们的牧场。经过长时间共处,当地操波斯语、突厥语的族群逐渐和蒙古人融合,形成了乌兹别克、哈萨克等族群的雏形。15世纪起,乌兹别克民族逐渐形成。
在进入中亚南部之前,乌兹别克人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游牧民族。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后,他们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费尔干纳盆地和河中地区自古以来便是绿洲荟萃之地,灌溉农业极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