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要读《切尔诺贝利的午夜》这本书,又碍于这本书的厚度。这周终于决定开始阅读,读完才发现后面大半部分其实是注释和索引,真正要阅读的文字量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但文字下书写的历史又确实十分沉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1986年4月26日凌晨该核电站的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由于核爆导致了辐射粒子的泄露,这次事故并不仅仅对当时身处核电站的人造成伤害,这场事故也对周边的其他国家甚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作者亚当·希金博特姆通过实地走访和查阅相关档案文件,串联出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立于苏联的“停滞时期”。
在几乎每个行业,都是一幕物资短缺、生产停滞、盗窃公物和挪用公款蔓延成风的衰败景象。核工程自然也不例外。
在这种条件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厂长布留哈诺夫迫于上级的要求,激进地完成了核电站的建设。此时的核电站是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作品,这埋下了危险的种子。同时他还推迟了安全测试工作,这本应在核电站投入使用前完成。
1986年4月25日夜间,核电厂总工程师福明在未征得厂长布留哈诺夫同意的情况下进行4号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测试。操作人员的设置失误导致功率低于测试要求,此时原本应该停止测试。但为了继续测试,操作人员从反应堆中抽出超过安全规定的控制棒以提升功率。反应堆呈现不稳定的状态,但对应的控制板却没有显示出来。随着测试的进行,反应堆功率迅速增加,操作人员在情急之中按下AZ-5急停按钮,即所有的控制棒重新插回反应堆。但急停操作并没有发生停堆,反而引发了核爆。
这其实是设计缺陷导致的。为了节省成本,控制棒的前端含有石墨,而石墨会是令反应堆产生链式反应的主要原料,控制棒在接触到反应堆的一瞬间产生了剧烈反应,剧烈反应产生的高功率导致连接管道发生异常,进而导致控制棒只下降了三分之一便卡主了。
操作指导手册里的急停系统,实际操作后才发现这居然是一个反应加速系统!这一点,切尔诺贝利的工程师们和操作员们并不知情。
1986年4月26日凌晨,在切尔诺贝利的工程师们和操作员们的惊惧之中,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在偷工减料、没有全面防护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中,四号反应堆燃烧产生的辐射持续向外泄露。
钚239的原子核蜕去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后,会变成铀235。这一核蜕变的动态过程被称为放射现象(radioactivity),而原子以波或粒子形式蜕去中子时释放出的能量,则被称为辐射(radiation)。
此时4号反应堆的工作人员最先遭受辐射侵扰,而不明真相前来救援的消防队员也遭受无妄之灾。他们开始恶心、呕吐,由于缺乏合适的辐射剂量监测,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遭受了多么严重的辐射。
急性辐射综合症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出血和脱发,接着是整个免疫系统崩溃,骨髓失去功能,内脏器官破碎,最终死亡。
接下来遭殃的是切尔诺贝利附近普里皮亚季城的居民,他们不清楚附近核电站的事故,也没有第一时间被转移。即使后来很多居民因此患癌,他们也在当局的要求下不能被诊断为“辐射病”。
飘散进入大气的辐射颗粒无法被捕获和清除,它们随风飘散至白俄、欧洲,而含有辐射的云团甚至飘到日本产生了放射性的降雨。
危机至此仍然没有解除。科学家担心堆芯会发生二次爆炸,因此苏联当局又开始了各种挽救行动,最终在四号反应堆的四周和顶部搭建了隔离护墙,并将这片护墙命名为“石棺”。
切尔诺贝利事故导致数万人失去生命,数十万人致癌,而因为苏联当局的忽视与隐瞒,实际的数字不得而知。这一切诱发苏联政府失去人民的信任,同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损失,切尔诺贝利事件成为了苏联解体的导火索。
事实上,切尔诺贝利的浩劫是一个历史转折点:灾难之前,是一个时代;灾难之后,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事故发生8年后,享年90岁的苏联科学院院长阿纳托利·亚历山德罗夫至死都不承认核反应堆的设计存在问题,只是责怪核电厂的操作人员。
事故发生30年后,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依然强烈,但这对不同动植物的影响却并不相同。从外界观察这里已经重新被大自然占领,曾经的普里皮亚季城里植被郁郁葱葱,饱含着勃勃生机。
一场核事故,你能感受到人类的脆弱、无知与自负,也能明白人类其实是一个共同体,任何事故影响的绝非仅是当下时空的一处。关于切尔诺贝利更多的详细内容,我推荐你们来阅读《切尔诺贝利的午夜》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