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坛,有足以决定美国对以色列政策的犹太人社团。
在各大高校,有通过捐款进入董事会的各方犹太富豪。
在舆论界,《纽约时报》、华纳兄弟、全国广播公司等媒体巨头的背后决策者,同样是犹太人。
除此之外,美国的航空航天、医疗保健、旅游等各行各业,均有犹太人的身影。
犹太财团对美国的掌控,早已深入社会各个阶层的方方面面。
而犹太人再借助美国这尊庞大的国家机器,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掠夺资本利益。
曾经被全世界厌恶驱逐的犹太人,总算通过美国这颗大树安稳壮大起来,并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唯独一个地方除外,那就是中国。
犹太资本为何无法控制中国?
犹太资本的话语权和掌控权,从来不仅仅体现在美国。
英法德等一众欧洲豪强,同样面对着犹太人的强大掣肘。
在英国,犹太人只占据其总人口的0.4%,但却掌握着英国议会下院3%的席位,甚至有人当选过首相。
英国政坛的犹太人数量,甚至比伊顿公学毕业(英国政坛精英的摇篮)的高材生还要多。
在法国,存在一个专门打击“反犹主义”的机构——犹太人代表理事会。
每年的年度晚宴上,理事会都会邀请一众法国政坛精英出席。
宴席上,犹太人会向法国政治精英们列举今年陈列在案的反犹案件,对其工作进行告诫,甚至是训斥,后者则不敢有丝毫的驳斥。
类似英法两国的遭遇,在西方世界各国政坛屡见不鲜。
曾被世界各族人民排斥的犹太族,早已逆袭而上,反过来成了西方世界最强势的话事人。
放眼全球各地,犹太人的足迹和人脉几乎遍布所有国家。
甚至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的霸权,一定程度上也是为犹太资本的利益服务。
可唯有中国,没有沦为犹太资本手中的傀儡,这是为何?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数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
犹太资本与中国的经济体系,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将资本利益放在绝对首位的犹太人,向来信奉冷冰冰的资本掠夺和吞并法则,而中国走的却是沿袭了几千年的勤劳致富体系。
犹太资本与中国经济,实质上是“市场规则”与“仁义道德”之间的较量。
犹太人信奉的旧时代资本主义金融秩序,与中国这片市场土壤不相符,其资本掠夺理念根本无法在中国存活。
其实,犹太资本并非没有在中国进行过尝试,摩根、高盛等金融机构早已进入中国证券市场。
软银、红杉等犹太投资巨头,也纷纷入股阿里、腾讯等公司。
近些年,犹太资本与中国企业的合资合作也愈发频繁,向中国市场输出资本和技术的同时,也在暗暗挑动着本土企业的主导地位。
但直到今天,犹太资本也没能在中国市场翻出什么浪花。
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犹太资本对中国市场的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