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国父”胡志明并不姓“胡”,姓“阮”,原来名字也不是叫“志明”,而是“必成”。
他的姓名从“阮必成”演变为“胡志明”,这中间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当然,也和他的中国情缘密不可分。
说起来,胡志明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
他从投身革命起,一生中的很多时间都在中国参与中国革命,也在中国指导越南的独立革命解放运动,反法、抗日及抗美斗争。
之所以会选择中国,一方面是地缘接近,另一方面是他早年在巴黎结识了赴法勤工俭学的*、蔡畅、赵世炎、李富春、萧三等人,并在1923年9月介绍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萧三加入法国共产党。
胡志明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24年11月。
那一年,他和张太雷等人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革命理论,因为鲍罗廷被孙中山聘为政治顾问,他就充当了鲍罗廷的翻译,化名李瑞,来到了在当时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的广州。
在广州期间,他一边帮助中国革命,一边组织“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训练越南革命志士。
他是个语言学天才,精通法、英、俄、汉多种语言。
尤其是汉语,他可以滔滔不绝,运用自如,犹如母语。
老覃曾在《中国投入32万大军援越抗美,黎笋感激涕零,却在1979年突然变脸》一文中提到,在援越抗法战争中,我开国上将韦国清率军事顾问团帮越南大将武元甲赢得了“奠边府之虎”之威名,胡志明曾喜极而泣,曾用汉语赋诗相赠于韦国清。
最能体现胡志明汉语造诣之深的,还是1942年8月27日,他在广西德保被捕,在狱中14个月的时间里,为了倾吐胸中沉郁慷慨之气所写下的一百三十三首中文诗,其中的“月照庭蕉增冷气,窥窗北斗正横天”等诗句,颇有唐诗韵味。
胡志明平生最为自豪的,还是能操一口流利的广东粤语。
广东中山人欧初,出生于广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解放区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广东省政府秘书长、中共广州市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胡志明几乎每年都会来中国,并且长时间泡在广东的从化温泉里疗养,直至去世。欧初因此和胡志明有很多接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