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远离中国的毛里求斯会有华人? 毛里求斯的人口种族组成多样,主要包括华裔、印裔和法裔,华裔在毛里求斯的地位很高,也是该国第三大民族。与岛上其他民族一样,最早来到毛里求斯的华人并非自愿,而是在18世纪40年代从苏门答腊被“拐骗”至毛里求斯的。但后来随着一系列事件出现,在18世纪80年代,数千华工乘坐英、法、丹等国的船只自愿从广州移居至该国的路易港。到达之初,华人在当地主要从事铁匠、木匠、鞋匠、裁缝等职业,并迅速在路易港形成一个小唐人街。
英国在1810年占领该岛后,华人向该岛的移民也未有衰减,仅1840-1843年间,便有3000华人合同工来到该岛;19世纪中期,该岛的华人居民达到了5000多;到了19世纪60年代,全岛都可以见到华人开设的店铺。随着华人进入毛里求斯的还有中国文化,岛上所有居民无论任何背景都有吃中餐,其中炒面最受欢迎,而且梅县起源的肉圆、烧卖、粄圆、烩丸等丸子也是当地必不可少的菜肴。
华人在毛里求斯地位很高,是岛上第二富裕的民族。由于华人的经商天赋,其关系网遍布该地区,华人垄断了毛里求斯当地的零售贸易。
华人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毛里求斯的25卢比纸币上面印有华人朱梅麟,他是唯一一位头像印在外币上的海外华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朱梅麟听闻家乡故土遭日本侵略,义愤填膺,首先组建了一支华人国土保卫队,号召华人回国抗日,所有的开销均由他一人承担。上世纪70年代朱梅麟就曾建议毛里求斯发展加工出口业,来自香港及台湾的投资者在出口加工区建立工厂,帮助毛里求斯一跃成为毛织物出口的第三大国,促进了当地经济腾飞。他们经营餐馆、零售或批发商店及进出口公司。一份商业杂志调查中,毛里求斯50家大企业中有10家为华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