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黄帝被架上了雷神的神坛。但我们又不能一味的认为这些记载就全部是迷信,这是一种朦胧的认知状态。东汉思相家王充在《论衡》里这样说:
图雷之状,畾畾如连鼓形。又图一人若力士,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椎之。
我们看这里的记载跟我们后世看到的那些神话故事或者神话电视里的雷神已经很像了。在这里我们仍然要说,这是人们最初对雷的认知,从天地之鼓到把雷拟人化。而且这些典籍其实都是在汉朝时写成的,汉朝的时候出了很多典籍,不过也不是汉朝一朝编撰的,很多是把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重新编录,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汉朝时人们的求知欲和对未知事物的思考。
同样是在汉朝,有人对雷有了全新的认知。
二、再,阴阳相薄谓之雷我们在看古代典籍时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儿,那就是一方面,人们对未知抱着一种畏惧和神化的心理,一方面又拼命的去研究为什么会产生。比如雷就是,人们害怕和恐惧,神化并且拟人,但还是有人在不断的研究为什么会产生雷,这就是求知。
汉朝对于雷最精彩的描写研究记录在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里面是这样说的: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露。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
啥意思呢?天和地的精气融合起来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精华融合集中产生春秋冬夏四季,四季各自的精气分散产生万物。阴阳二气相偏离,形成怒气便产生风;阴阳二气相交合,便形成雨。阴阳二气相迫近,感应即成响雷,激荡而成闪电,散乱便成浓雾。如果阳气强盛,雾便散开成露水,如果阴气强盛,雾便凝结成霜雪。
太经典了,太精彩了这段描写,淮南王刘安虽然最终反叛,但他主持编撰的《淮南子》是古籍瑰宝,我们看这段描写时,不能看到天地和阴阳这样的字眼就认为这是迷信,事实上,这里蕴含着汉朝人对天地的思考,这里的阴阳二气也不能单纯的认为是玄奇的阴间阳间。所谓的阴阳相薄,感而为雷可以理解成阴间和阳间相撞而产生雷吗?当然不能,正确的理解方式是正极负极相撞而产生雷,这里面有古人对天地认知的巨大进步。
宋代理学家程颢说:
电者阴阳相轧,雷者阴阳相击。
我们可以理解成雷是正极和负极相撞而产生。而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在汉朝时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概念,他们没有正负极的认知,但认为这是正负极相撞而产生。
当然了,也有人说《淮南子》中这样说其实是引用了《榖梁传》,因为《榖梁传》中几乎有同样的记载:
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
有人认为《榖梁传》是战国时期成书,和《左传》一样都是为了解释《春秋》而产生的书,但这书其实是在汉朝时编成,一旦再一次被人编录,就会加入新的东西。所以说《淮南子》引用了这里面的并不客观。
而这里的阴阳二气跟汉朝的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其实都是继承于汉初思想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哲学思想,董仲舒创造了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哲学体系,后面包括天文学家张衡也都认可并且推崇这种哲学体系,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在研究宇宙起源时所认为的混沌二气,清者上升成为天,浊者下沉成为地,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清者上升成为阳,浊者下沉成为阴。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杨泉认为是风相遇而产生的雷,他在《物理论》中是这样写的:
激风成雷,风清热之气散为电。
这里说的是什么?就是风相遇后产生了雷,而散开后产生了闪电。《物理论》是一本学术专著,但在雷形成的认知上,汉朝时的比他的更加接近真相。
东汉末年,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雷时,参考了《唯南子》中的理论:
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
同时,人们对雷的研究已经不止局限于天文学上,相对应的历法和节气也都有应用,西汉礼学家戴圣在《礼记·月令》中记载:
仲春之月,日夜分,雷乃发声,仲秋之月,雷乃收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早在汉朝时,人们对雷就已经不再迷信,他们研究雷和利用雷,而这样的研究和认知比西方早了近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