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年毕业为老三届,常说的老三届为哪几年的毕业生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8 02:01:15

上述“老三届”的提法,是仅为论资排辈吗?或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呢?笔者从亲历者的角度,粗议一二。

△什么是“知青”,其解释是“与时俱进”的。1956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写道∶“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这是党和政府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概念。

哪年毕业为老三届,常说的老三届为哪几年的毕业生(5)

1964年初,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第一次发布指导知识青年下乡的纲领性文件。随之,中央成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由于是“草案”,因此笔者揣测,此时的上山下乡属于试验阶段。“老三届”正是贵县知青下乡初试阶段的产物。

哪年毕业为老三届,常说的老三届为哪几年的毕业生(6)

△贵县1964、1965两届,下乡知青以小组的形式,分插到各生产队。初插队的一年内,政府(安置办)给予适当经济粮油补贴,并拨款到生产队,以建成插青的住房等。这些管理操作实践,为1968年后更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累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

哪年毕业为老三届,常说的老三届为哪几年的毕业生(7)

△1966年7月第三批的“建队”,即由下乡知青新创建一个生产队。这批人到八塘、覃塘两个点后,组队並选出队长之类。但不久(约9月),当年的初中毕业生即接到回校参加文化大革命的通知,离队回城。剩下的建队知青随之分散安排到各生产队……。建队试验随之流产。可能是作为教训,1968年后的知青下乡,大多以插队形式为主。

哪年毕业为老三届,常说的老三届为哪几年的毕业生(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