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问题,各方说法不一,不管是立足于传统农业生产还是对于现代农业的探索,最关键的一环是对于农业的周期性以及农业的上下游关键点、自然因素等影响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认知不彻底,农业是投资长、见效慢的行业,急功近利的思维做不好农业,种源质量好坏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农业的产量和效益,水灾旱灾大风等极端气候对于农业的冲击也是造成农业产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曾忆否,2010年以来“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暴涨神话的轮番上演,除了天气因素之外,更多的囤积居奇的商家炒手翻云覆雨之作,作为生产端的农民闻风过后则大面积种植以上被疯炒农产品,可想而知,接下来是什么结果,当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价格下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所以,农民无法应对市场的大变局,避重就轻,不随大流,反其道而行之,也是农民的大智慧。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所长闫琳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尤其是城镇化率超过50%的时候,我们将迎来城乡中国时代,城乡关系被重新认定,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的特征和趋势发生明显变化,体现为新乡民、新乡村、新乡业、新乡愁,基于本源回归,农村在上述背景下,其产业也随之发生改变,城乡空间将重构,城乡价值互补,农业的全产业链价值循环,激活乡村资产,未来将有很多传统乡村与农业从形式到根本的回归,比如重现乡村会议的场景,立足于乡村做一场乡村复兴论坛来激活一个地区的产业等。
2、产业兴旺的核心是什么?
我们讨论乡村振兴当中产业兴旺的时候,更多的是立足于农业基础之上,来开放性地延伸到农业之外的领域,不管是农业还是其关联产业,产业兴旺应该有核心要素。
因农业跟地域、气候、环境、人才、科技等因素关联较多,所以,每个地区的农业具有明显的地缘特征,因地制宜就格外重要,也是培育区域专属农产品特色的关键因素。
产业发展要做到规划先行,这里的规划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宏观方面指的是国家对于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指导,中观方面指的是市、县域对于产业发展规划的平衡,微观层面指的是镇、乡村级别的执行环节。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上一级的政策导向针对具体的乡村资源进行产业规划,并接受市场的检验,以便于及时纠偏。
以人为本,注意核心利益诉求,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目标要立足于乡村主体农民利益基础上,组织形态不管是家庭农场还是专业合作社形式,都要与农民利益挂钩,选择经济补偿或者股份制要尊重村民的意愿,只有形成强大的基层合力,才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而实现产业兴旺。
让创新成为产业兴旺的灵魂。自乡村议题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围绕乡村的创新之路未曾中止,导演贾柯章自带流量回到故乡创办作家村、种子影院,举行吕梁文学季活动,贾导艺术创作中心能够落户到村庄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是用文化来反哺乡村之举,而且这些行为背后除了对乡村无形中的营销能量之外,同时,农村当中闲置的房产就有了利用价值,农民的房产可以收租增收,另外,又能直接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的确是一举多得。
3、如何实现商丘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
产业兴则乡村兴。
同样,对于商丘而言,乡村振兴当中的产业兴旺应当为重之考量。这关乎农民的利益,关乎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践行“一村一品”,找到乡村特色,围绕一个点重点突破。比如,虞城县城郊乡郭土楼村的孝善文化特色,以文化来引领乡村建设,逐步从文化乡村、旅游乡村过度到产业乡村,水到渠成。而且,我们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郭土楼村正在复兴庭院经济,比如豆腐坊、醋坊、酱油坊等传统工艺的回归,不单是一种记忆重现,更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