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的下一句是什么,一问三不知类似的句子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8 13:32:05

网络平台流行的所谓“毒教材”,绝大部分属于这一类,自己啥都不懂的学渣,在指鹿为马。

强行给王一博贴上“绝望的文盲”的标签,也是这种性质。

再加上人品不在线的一群人浑水摸鱼,是非曲直就更加要颠倒。

比如前些天某些人兴奋热炒的“雅思作文”话题,就充满自说自话的倨傲和无知。

什么“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和时代背景一问三不知”,什么“某些演员对待本职工作的懈怠态度,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都是毫无根据的张口就来。不知道角色和时代背景、对工作懈怠,怎么完成演出?怎么会被导演赞不绝口?怎么会票房长红延期下画?

真正不懂影片里的时代背景的和角色所指的,也就是所谓被影响体验的“观众”,大概就是这闭着眼乱写一通的小作文作者吧。

倒是里面那句“甚至不愿敷衍”让我乐了,这是不小心说出心里话了吗?因为人家不愿意敷衍你,所以你充满怨恨,借机中伤?什么时候不愿敷衍也成了罪过了?难道敷衍是美德?

一问三不知的下一句是什么,一问三不知类似的句子(5)

不少人,一辈子的见识学养都局限在几十年前他离开校园的那一天,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理解、不接受,很可能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准连现在的中学生都不如了,却自我感觉良好地指责这个批判那个,真是无知无畏啊。

4

有的人容易对“文化”这个词有误解,误解的源头正是他们自身文化不足却以为很足。自己觉得很优秀,却得不到想要的赞誉,渐渐就会陷入情绪的不稳定,为了想象中的自尊,就有了各种奇葩表现。

这些人不是很难辨认,比如有的人关注点奇特,特别在意我的认证,并且表示不屑。这时我会实话实说,认证是平台给的,而且平台不止一次警告我要取消认证,这样就能安抚他了。

也有的时候这招用不上。比如我遇到过某位认证为插画师的人,由于没加V,我姑且认为是自己认证的吧。认证这个,估计她自认为自己是有文化的艺术家?从她听不懂我的一句调侃,用小学生指责大人不该写连笔字那样的严肃态度来怼我开始,我知道我判断对了。于是耐心解释了几句,没想到人家根本不需要解释,或者在她的认知里,只有“写连笔字就是错”这个选项,要是解释为什么可以写连笔字,那就是不给她面子,于是直接来了句:“我知道你是多么无聊了,我会一直研究你,看看无聊的人生是怎样的,也好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后代。”

咦?这逻辑跳跃得……就很没逻辑啊!你说我无聊没问题,你要一直研究无聊的人,岂不是比我更无聊?我知道,重点在于最后一句,这是铆足了劲要显示内心的优越感啊。

我想她恐怕不知道,用贬低他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反映出来的恰恰是自己的没品。

但我大概真的是无聊,而且我学不来她那种优越,所以就多调侃了几个回合,大意就是我这么无聊不值得你研究啊,但你非要研究那我就受宠若惊啊,谢谢你锲而不舍追在我后面回复评论,帮我顶贴招流量啊……诸如此类。

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形就会不再跟我这无聊之人纠缠,免得自降身份嘛。但这位插画师很特别,一定要每句回复,回复到后来都语无伦次了,全然不顾形象以及自相矛盾。比如复读机般重复我的话,这就变成是我要研究她追着她跑了;比如时不时来一句看我死了没的诅咒,然后很“真性情”地表示就是泼妇骂街了怎么啦;比如偶尔跳回最初的讨论,当我以为她终于不再歇斯底里时,忽然又一副“看我给你一颗枣又打你一巴掌”的洋洋自得状……

我发现了她的规律,一是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肯自黑,哪怕行为上已经很流氓,比如自己推翻自己的话,但嘴里一定要包装成真性情、不拘小节,以及对我这样的坏人无须讲究道德;二是无论如何一定要说最后一句话,我想大概是因为那能给她一种盖棺定论,“我说了算”的满足感。

我大致猜到,她在现实中可能很不如意,不然也不至于情绪如此不稳定,对我这样一个网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有这么大的恨意。然而插画师对我而言已经是仰望的职业了,她不如意些什么呢?

最后我把她拉黑了,没有给她机会说最后一句话。这本来是有违我一向的原则的,但我反正不必像她那么优秀,自然无须那么君子。而且,对于智商不足的人,我真的很难有好脾气。

特指那种智商不足偏又好为人师的。很多所谓的道德问题,其实是智商问题。

比如我一个平凡如微尘的普通人,都能在网上惹来莫名其妙的怨怼和诅咒。那像王一博这样冉冉上升的明星,被某些人真诚地恨之入骨,想想也就不奇怪了。

越是没黑点,越要全方位地黑。哪怕什么效果都没有呢,起码也能宣泄情绪,让自己舒服。就像那个古老故事说的,一篓螃蟹不用捆扎,也不必担心会有一只逃脱。因为但凡有一只敢往上爬,其他螃蟹就会齐心协力把它往下拉回去。

这就是人性之恶真实的一面。

5

人性之恶,归根结底还是智商不足。

顶峰表现,就是把指鹿为马视为本事,视为能力,为之自鸣得意。

殊不知,如果推崇这个,距离人类末日也就不远了。

技术的发展,使得指鹿为马变得轻而易举。如果再没有伦理规则的约束,甚至指鹿为马地把指鹿为马奉为新的道德,最先被淘汰的,一定是自鸣得意走了这条捷径的人。

那个自掘啥啥的词,不好听,就不说了,说一句同样老掉牙但没有错的:“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现在的自媒体生态,已经是“真”少“假”多了。

用某位自媒体大咖的话来说,现在假新闻假故事满天飞,所谓的新闻五要素都不全,大多是自己编的故事,大概除了名字是真的,就没有什么是真的了。

一问三不知的下一句是什么,一问三不知类似的句子(6)

用胡编乱造的故事激发人们的情绪,再在极端情绪的驱动下创造更多假故事,恶性循环。

我能理解人们喜欢自欺欺人。毕竟和艰难的真实人生相比,能够“自定义”世界,何其快哉!

一问三不知的下一句是什么,一问三不知类似的句子(7)

至于那个唯一的真——拥有真实名字的当事人,承受了多少,就没人理会了。

这种人类对人类的不友好,或者总有一天会反噬自身。

因为AI时代到来了。

别说作图和写文章了,视频换脸不是问题,你需要的假新闻更是可以批量制作。如果没有及时的规则约束,未来的时代自然就是一个“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混乱世代。

一问三不知的下一句是什么,一问三不知类似的句子(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