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如何理解和区分“知不知”与“不知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本章字数不多,内容可不好懂,读起来就像绕口令。特别是这个“病”字,现代人看到太烦人。病,读音只有一个,但意思可不少:一疾病,二缺点,三祸害,四责备,五担忧。但在这里,“病”字肯定不是生病的意思。还有“知不知”与“不知知”,也有不同的解释。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知不知上’,知道言不知,是乃德之上。‘不知知病’,不知道言知,是乃德之病。”他注解的意思是,一个人知道而不说,是品德高尚;本来不知道却偏说知道,是品德有毛病。
王弼注:“不知知之不足任,则病也。”没说清楚。看现代名人学者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知道自己不知,最好;不知而以为知,病了。”他对“病”字重点解释:“‘病’的意思很宽泛,但是,陈鼓应把它翻译成‘缺点’,显然是轻了。……‘病’就是‘病’,至少,也是‘毛病’或‘弊端’。”(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210页。)
南怀瑾说:“真正高明之士,什么都知道,一切非常了解。但是,他虽真聪明却装糊涂,虽然一切知道了,外表显露出来的是不知,这是第一等人。可是其他的人,自己根本不知,却处处冒充什么都懂,这就是‘不知知’,这是人生的大病。”(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327页。)说“知不知”是什么都知道;“不知知”是不懂装懂;“病”是大病。
陈鼓应今译:“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最好;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缺点。”并引述:“有些人只看到事物的表层,便以为洞悉事物的真相;或一知半解,强不知以为知。这在求知的态度上,欠缺真诚,所以说犯了谬妄的‘病’。”(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21页。)他把“病”解释成“缺点”确实有点轻描淡写,但在引述时又说成是“谬妄”。“谬妄”比“缺点”严重多了。
“知不知,尚矣。”“知不知”应该断成“知,不知”才好理解:人若知道自己有不认知的东西,或者不具备的知识,或者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那么,他的品德高尚,也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论语·为政》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那才是聪明人,有智慧。简而言之,谦虚的人品德高尚。
“不知知,病也。”“不知知”也要断成“不知,知”:不知道的事情,没有的知识,不懂的东西,却装着知道。俗话说的不懂装懂,这是很大的毛病。换言之,骄傲是一种祸害。
“知不知”与“不知知”一字不差,只是顺序不同,意思却完全相反。前者谦虚,后者骄傲。
对“知不知”和“不知知”的理解关键在断句。断句又要与后面的文字相关联,文意要说得通。如果把“知不知”断成疑问句:“知不?知。”知道吗?知道。那么,与下文“尚矣”就没了关系。如果是整体疑问句:“知不知?”知不知道?回答“尚矣”,就讲不通了。同样,“不知知”断成“不,知知”,那么“知知”又作何解释?后面还跟着一个“病也”,关联不起来了。“尚”与“病”是老子对“知不知”与“不知知”行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