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辛弃疾忽然宕开一笔,提起了广寒宫中的嫦娥。她在天界呆了这么多年,孤独清冷地度过了不知多少岁月,心中有没有忧愁。
嫦娥的孤寂与忧愁是不问自明的,她应该早就生满了白发吧。这一段体现出了辛弃疾对嫦娥的同情,也是对其自身的怜悯。
既选了一条别人都没走过的路,自然要承受比旁人更多的苦难与煎熬。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时的辛弃疾并不后悔“盗灵药”,但他对“离人”的那份思念,也同嫦娥一致。
上阕写赏月时产生的一系列神话与联想,下阕则回到自身的感受。在广寒宫中饮琼浆,玉杯滑不留手。仙姬翩翩起舞,声音如泣如诉,这些全都是想象。
这样的好时光,可遇而不可求,就像天上的月亮,不会一直是圆的一样。于是辛弃疾就开始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辛弃疾期望天上的月亮,能够永远都是圆的。那么地面上的人情,也会始于离别,终于欢乐了。
短暂的分离,只是为了将来的团圆,这是多么理想的一件事啊。如果一早就知道“分离必将带来下一次的团圆”,那我们还有什么好忧愁的呢?
辛弃疾在整首词中,都表现得非常的乐观。他在中秋夜里期待着和“离人”团圆,并且自我安慰,告诉自己和“离人”,过去每一次分离的痛苦,最终都会变成重逢的欢乐。
所以辛弃疾坚信这一次彼此也会团圆,并且已经打算好,在“离人”归来后,再把心里的话一股脑儿对他去诉说。
乌云遮月,自有长笛来吹散;明月圆缺,自有月工来把握。事在人为,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这首词名为《满江红·中秋寄远》,顾名思义,自然是写得远方的“离人”的。
在团圆之夜想到这个人,并且提到,“把从前、离恨总成欢”。说明这个人是辛弃疾身边很熟悉,很亲近的人,他们之间曾经历过多次的分分合合,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这首词最早收录于淳熙十五年(公元1181年),其学生范开编订的《稼轩词甲集》当中,因此可以肯定它创作于辛弃疾49岁以前,但是具体的时间不明。
假如把“离人”看作是辛弃疾的妻子,那么它肯定是写于夫妻二人聚少离多的日子,所以有人推测本词创作于作者二十九岁,任建康通判时。
因为彼时辛弃疾在军中为官,而他的妻子则是留在江阴老家,所以他在中秋节填词表达思念之情。这么来看,也是说得通的。
结语初读这首词,很容易因为辛弃疾爱国词人的身份“走偏”。把词中涉及吹开浮云、修葺月亮的事件与他在朝中的行动联想起来。
不过细读这首词,你就会发现辛弃疾在这首词里,尽管以“嫦娥”自喻,但是叙事的重点却不在“扫清之志”,而在于对“人情未必看承别”的看法。
“看承别”的意思,是“别样看待”。用到这里的意思是指,作者对于“离别”,自有一番与别人不同的看法。
短暂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人说“久别胜新婚”,过去他们夫妻二人每一次分别,最后团圆时都分外高兴。
“圆月”在词中象征着“团圆”,“浮云”与“月缺”都象征着对团圆的阻挠。但是面对这些阻挠,辛弃疾早就有了一套解决方案。
浮云可以被吹散,月亮的圆缺却不可控。然而只要大家学会以平常心去看待它,以过往的经验告诉自己,下一次重逢一定会很快乐,那么“团圆”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看起来,辛弃疾写这首词,主要是为了安慰在分居异地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