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有价值且可交易的。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未经觉察地使用自己的社会信用,比如招聘内推、交易撮合。每个引荐人都在用自己的信用为自己推荐的人和事做背书,当推荐被认可,也就意味着一次交易的成功,相应地,在被推荐人心中,引荐者的信用也会增加——靠谱值 1。
不过,在这些场景中的信用没有被量化,而且信用的流通会随着人际网络的流转而衰减、中断。在A社交圈内赢得的信用,在B社交圈内可能就完全无法使用或者会衰减。那么,有没有可能用一种机制实现信用无衰减、可量化的流通?
我们可以把每个人的社交大致分为两大板块,职场社交和生活社交。生活社交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信任机制,如芝麻信用。而职场社交方面还没有代表性信任机制。谈及职场社交,自然就绕不开LinkedIn了。Eric Ly是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及前CTO,注意到区块链快速发展的趋势以及职场信用的痛点后,他认为其中存在新的机会。于是在2017年,Eric创办了区块链技术公司Hub。
Hub试图基于区块链建立一套Human Trust Protocol (人际信任协议),在信任协议上,Hub通过用户执行任务的结果构建声誉数据(reputation data),结果由参与者、仲裁员和法官或者算法手段来判断,声誉数据会被记录在公链上,以不可篡改的方式被保存起来。这其实就是为每个Hub上的用户创建了一套不可篡改的声誉档案,从而帮助用户跨场景地使用自己的信用。
Eric的创业尝试,实际上是对顿巴数发起的挑战(顿巴数又称为150定律,是指一个普通人智力仅允许人类拥有约150人的稳定社交网络)。在新技术加持下,人们的社交能力和信任传递边界或许能突破原有的半径。
虽然LinkedIn等平台上也有部分功能可以体现信用值,但Eric认为仍然存在缺陷。Eric在LinkedIn复盘中总结了一些经验:LinkedIn有超过5亿的职场社交网络,拥有大量第一手信息,但职业档案造假、学历造假、职称造假等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在其他平台上也不罕见。另外,用户的声誉是碎片化的,散落正在LinkedIn、Yelp,Quora,Reddit等不同平台中,数据结构不一,难以用来评估综合的信用。
Eric表示,LinkedIn上的信任功能完全由每个人自身及朋友撰写,内容非常可能带有强烈的偏见。而在Hub的场景中,用户的在线行为和结果被客观地记录和分析,进而产生更公正、准确的信任度数据,这是更客观的信任数据。
Eric认为,一项技术若要改变未来,就必须先被主流所接受和使用,因此Hub的目标之一是快速成为超过百万用户的DApp。
几个月前,Hub发布了一款职场社交产品Hub App,目前刚刚进入产品增长阶段。Eric表示,“我们更在乎用户在Hub上产生高质量、有意义的交互,而不是大量的交互和噪音。”
今年年初,Hub完成了对Etch.ai的收购,后者是一款AI驱动的联系人管理软件与CRM系统,其算法可以搜集、清理和分析大量社交网络非结构化数据,能帮助Hub快速建立自己的信用系统,同时Etch.ai拥有的职场用户与Hub App目标用户高度重合,可以为Hub App提供近30万潜在用户,有助于Hub更快达成百万用户的里程碑。
Etch.ai的创始人李泽凡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Eric是经历过互联网泡沫的成功连续创业者,也是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尽管目前区块链创业领域鱼龙混杂,但Hub是Eric严肃的创业项目。而且,Hub和Etch.ai都在尝试用技术手段突破顿巴数的限制,都是希望为职场社交中的人们创造更多商机,这也是Hub收购Etch.ai的缘由。
Etch.ai被收购后,两位中国创始人在2018年10月回到国内,创办了新公司极稚科技,据悉,极稚科技基于自身的AI技术所发布的长租公寓智能化营销解决方案REVA,在过去的半年的试运期间已积累了近千位付费客户。36氪曾对极稚科技做过单独报道。
为了实现百万用户的目标,Hub还在积极地融入现有的产品和生态,与大平台联合发布新功能。“很多现有的互联网平台一直被用户之间缺乏信任度、用户缺乏隐私保护、平台缺乏变现手段等问题所困扰,也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 Hub正好弥补了他们的这一缺陷,未来会有非常多被HTP赋能的平台出现。”,Eric表示。
据介绍,未来Hub还将发布更多场景的应用,目前Hub的生态中已有职场社交平台Hub App、背景调查应用KarmaCheck以及金融征信应用Big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