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陽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译文:在晴日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阅读理解:
读题,饮湖上初晴后雨。饮,应该与朋友友人一起在西湖上饮酒赏景,或是做画题字等文人之举。初晴后雨,开始游乐游湖时,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气变化后,变成小雨濛濛,天色灰阴。
正是这个题头,把苏轼一行人的现场场景描写得酣畅淋漓,引人入胜,深意无穷。试想,与志同道合之人,或是作诗文,或是作画,或是练字,或是抚琴,或是读经,文人的灵光自然散发在天地之间,游荡于西湖之上。天上开始阳光明媚,光亮照人,湖上之水,波波淋淋,微风轻拂,游船慢淌,似动似荡,划船之人,时而轻摇,时而快撸,人人自意而自由,天地之间,任我而行,意游天地,无拘无束,天人合一,地阔于胸。人生快意,却阴雨微微,点点麻麻,密密从从,天上之雨,云中之物,似乎天上仙女,羡慕人间快乐,随雨飘至,滋润着大地,为人间烟与火,着上清清的润色,让植物更绿更青,让动物更健更壮,让人们更喜更乐。
天地之物如此,人世人俗何不如此呢?每个人的经历总是在起起伏伏,风风雨雨,摇摇摆摆中度过。每个人对此的认识与认知态度不一样罢了。有的人在高处意气风发,高声人欲,引歌高扬,无所不往。对家事,对人事,对国事,事事如意。上达天庭,下致地间,人人争而为效仿,这正是苏轼在及第之初,在朝庭最初入官入仕之时,人人相互捧场,家庭适逸,丰衣足食,生活优渥,文人*客,满满一堂,诗文歌赋,由性而发,结交各类大家,心里快意无比。
后来朝庭启用王安石变法,改弦更张,如是旧制,一律推翻,推倒一切,打翻重拾。于是人人自危,官官相害,朋党林立,勾结势力,口诛笔伐,自以为是,名利为是,人人露出原始的动物本性,争食而存,相互嘶咬。正如天下大雨,有人喜欢有人恨,各有欢乐各有愁。
正如天晴人气畅,天雨人灰意。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将天时天意与我们的高兴与失意联系起来,事事都是相对的,有晴必有雨,有雨必有阴。有的人在高处,必然有的人在低处。世事是相互变化与转化,何必自己一门脑认定这就是公理呢?社会的变革也是如此,既然有立法的制度,必定有打破法律的措施。事事变化,时变而事迁。
正如当前的美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水色波光,在晴朗时很是美好美丽,山色灰阴濛濛之雨,这更是一种奇特的景观,也是难得欣赏到的雨中奇景。人生美好多尽兴,不如意时更练情。
人生如风雨,高高低低,坑坑洼洼,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一生的经历与宝贵体会。
正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细细想来,西湖之色,比如西施之美,怎么打扮,她总是美丽的。
人生之意,难道不正如这西湖一样,天睛有景,雨中更有意。西施之美,还用打扮,还用我们刻意云雕饰吗?如果把我们一生的时间,总计三万多天的时间,看成一路的风景欣赏,看成一路的朋友交谈,看成一路的琴棋书画,看成一路的练心练情,酸甜苦辣,人生百态,把失意当成一种经历,当成一种体会,当成一种磨砺,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生活,它不是跟着我们的意识与意志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是我们的意识与意识跟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的变化,它不随我们的高兴,天气就晴朗了。而天气的变化是由温度、湿度、综合气象因素而变化。
我们改变不了的,我们左右不了的,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就必须得适应,我们必须得看清本质,我们必须得改变自己,我们必须得练就心性和心情,改变我们的认识与认知。
人生如水,无形无色。源于高山,归于大海。它可以将沟壑冲刷成千仞之山,它可以将填平万里之原,它可以将巨石从中破开,它可以将细泥轻轻抚摸在汹涌的浪涛中。千变万化,因势而变,温度高时,它在升华中,温度低时,它在凝固中,温度适中时,它在滋润万物的心田里。
我们现在再次阅读苏轼的一生,不得不让我们佩服与折服。一生变动,一生波折,练心练性练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拥有了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真正摆脱俗世间的纷纷扰扰,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我们能够更好的认清现实,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做事情,这也是苏轼思想闪耀今世的灵魂所在。
朋友们,更勇敢地经历人生的风雨与彩虹吧,只要我们的心灵与意志坚强,只要我们态度和决心更加坚持,只要我们的认识与意识更加深邃,我们人生就如高山流水一样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