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是因为抛售吗,为什么每次熔断前还是有人接盘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9 04:47:50

本报记者 李光磊

2016年首个交易日,A股“全网实盘测试”了出生不到一天的熔断机制,股市提前一个半小时收市,各种段子刷爆“朋友圈”。

对于首个交易日*并触发熔断机制,分析认为,并没有很明确的利空因素影响市场,股市熔断机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避险观望情绪,但*更多是市场恐慌情绪的延续。

刚刚实行的熔断机制经过此番检验后,其质疑声渐起。不少业内人士建议,放宽熔断机制的触发线,至少要放宽到较少触发的波动幅度(例如7%第一次触发,9%第二次触发),否则就会降低市场流动性,干扰市场正常交易。

四因素诱发首日市场*

就A股首个交易日*并触发熔断机制,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告诉本报记者:“当天股市节后调整下跌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人民币海外汇率再次大幅贬值走低,引发资本外逃担忧,从而导致股市有下跌压力。盯着汇率炒股几乎是去年下半年后很多投资人的惯性做法。二是万、宝之争效应继续发酵扩散,尤其是监管层对于保险举牌资金来源和杠杆的关注言论,使得投资人担心险资入市资金可能存在回撤的风险。三是元旦假期传出大银行跨年度结算中出现资金缺口,央行大额清算系统延迟关闭,年前市场对于资金面过度乐观的判断或许面临修正风险。四是解禁大限到期和新股市熔断机制实施,引起市场避险观望情绪。”

除上述因素外,中融基金分析称,由于2015年创业板股票表现较好,很多机构为了保持排名和收益率指标,在去年年底均未出现较明显调仓行为,2016年年初的集中调仓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也有观点认为,首个交易日*是市场运行规律使然。“就拿A股首个熔断实行日来说,午后大盘一路走低触发熔断机制,大盘15分钟暂停交易结束后,沪指再度大幅下挫,沪深300跌幅扩大至7%,触发二次熔断。短时间内就连续触发二次熔断,市场行情依然持续走低,这也就印证了熔断机制只是市场调节或者市场缓冲的一种方式,对整个市场行情而言影响力有限。”有私募基金人士分析称。

中航证券深圳首席投资顾问樊波认为,触发熔断制度1月4日开始实施,但这并不代表第一天不可以直接触发并且连续触发,这是市场作用的结果。

“A股当天的大跌仍然是由于很多股票比较贵,很多没有业绩支撑的题材股、垃圾股未来一两年表现都不会好,目前可能还只是下跌的中场,再跌50%也是有可能的。”北京格雷资产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张可兴表示。

5%和7%两档阈值距离可能过近

更多的业内人士则认为,刚刚实行的熔断机制经过市场检验后,其质疑声渐起。中融基金旗帜鲜明地指出,4日市场在熔断新规实施首日即触发熔断机制,超出市场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本次熔断机制的实施,会大幅提升市场的流动性风险,使得价格和流动性产生脱节,价格和成交量的体现形式不再是市场化的交易行为,使得市场价格出现“畸形”状态,容易出现极端走势。

中金公司也认为,目前这种熔断机制设计本身也会对市场波动产生影响。例如,相比上涨,市场下跌更容易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在存在熔断机制的情况下,当市场下跌幅度在接近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担心熔断生效而恐慌性地抛售从而引致触碰熔断阈值的情况。估算市场下跌达到4.5%至5%区间交易日占比0.9%,在这样的交易日投资者也可能会因为指数波动幅度接近熔断阈值而恐慌性抛售导致市场跌幅触碰阈值引发熔断。

质疑者还认为,5%和7%两档距离过近,导致分档失去意义,反而使市场在两档之间失去流动性。“从效果来看,触发第一次跌停设计的波幅5%太窄。从统计上看,中国大盘下跌5%并不鲜见。根据4日的情况,5%第一次熔断之后,市场恐慌明显加剧,市场放量*,表明大家担心触发第二次熔断导致卖不出去,流动性恐慌严重。”邓海清告诉本报记者。所以,建议放宽熔断机制的触发线,至少要放宽到较少触发的波动幅度(例如7%第一次触发,9%第二次触发),否则就会降低市场流动性,干扰市场正常交易。长期来看,个股涨跌停板应当取消,熔断机制触发应当进一步放大到10%之上,才能最大程度兼顾市场流动性和避免市场失控。

国泰君安(行情601211,买入)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则认为,熔断机制效果以负面为主,应适时取消。她认为,中国股市已实施涨跌停板,过多干预交易将影响市场效率,并起到稳定市场的反效果。“从1996年12月沪深股市引入涨跌停板制度,该制度对于短期化解市场过度波动和抑制投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接近20年的制度实施过程中投资者已较为熟悉交易规则和玩法;而新的熔断机制的加入,则相当于股指新增了两道交易双向阀门(-10%,-7% -5%,5%,7%,10%),对于沪深300指数来说,在新的熔断机制下从理论上推断日内涨跌幅度收窄至(-7%,7%),通过制度过多干预市场交易,造成市场交易频繁“启停”,损失的是交易效率,对市场长远发展不利。”林采宜表示。

短期市场延续振荡概率大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投资者不必太担心熔断机制的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市场上普遍担心的是在实行个股涨跌停板的前提下,再实行熔断机制可能会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从而加大了市场的暴涨*。但是从短期和长期进行考察,并没有观察到成交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也没有出现波动率溢出现象。”平安证券表示,熔断机制不太可能对股价造成长期的趋势性影响,但是由于市场情绪在熔断日过度反应可能提供了一定的投资机会。

“从短期来看,在触及5%和7%熔断机制时,由于存在反应过度现象,可以在次日进入抄底,并持有股票2~3个交易日,可获得20%~40%的股票回调机会;从长期来看,当股指上涨触及7%的熔断机制时,可以“追涨”买入弹性较高的股票持有半个月。而当股指下跌触及7%的熔断机制时,可以“抄底”买入基本面不错、被错*的股票持有半个月。“追涨”和“抄底”平均可以获得5%左右的投资回报率。”平安证券研究所建议。

申万宏源(行情000166,买入)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表示,从4日看来,5%的下跌后很快跌破7%,单日的熔断解决不了趋势继续调整的问题,5日可能投资者会以更低的价格卖出,大盘继续下跌可能性大。

展望后市,星石认为,目前利空因素多是对短期情绪面的影响,实质影响不大,市场发生持续*重回股灾的概率不大,短期来看市场可能还是会延续振荡盘整的走势。

首先,大*大规模集中减持的概率不大,监管层可能会通过“窗口指导”等方式在减持的节奏上有所控制;其次,对于注册制的推出,预计在发行节奏上不会完全放开,监管层也会有所控制,另外后期上市排队的公司多是中小盘企业,融资规模有限,对资金面冲击不大;再次,对于险资举牌监管层的关注恰恰体现了对于可能存在风险的提前预警,对于杠杆资金入市的监管力度也很大,因此这只是对投资者情绪面有所影响不会对市场产生实质冲击;最后,对于人民币贬值引发资本外逃担忧的因素,从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的数据来看,现阶段人民币贬值的幅度导致大规模资本持续外逃的概率不大,而且央行也完全有能力使用多种工具对冲资本外逃对流动性的影响。

关注金融界股灵通微信号【jrjstock】,每天早上为您奉上早盘操作指导,涨停牛股预测。

关注金融界微信【jrjnews2013】,独家投顾复盘,把脉股市走向,阶段经济热点前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